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有机地球化学在东海全新世古气候和古海洋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立雷 1 ; 刘健 2 ; 王家生 3 ;

作者机构: 1.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2.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关键词: 东海;脂类生物标志物;海水表层温度;东亚季风;全新世古海平面;冰融水事件

期刊名称: 海洋环境科学

ISSN: 1007-6336

年卷期: 2019 年 03 期

页码: 454-46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有机地球化学指标已成为追溯全球古环境变化与古生物地球化学演化的有力工具,在我国边缘海中得到广泛应用,尤以东海全新世古气候和古海洋学研究取得的成果最为显著。本文在综述了部分有机质整体指标和脂类生物标志物用于东海有机质溯源研究进展的同时,着重叙述了他们在全新世海水表层温度、季风、相对海平面和海洋初级生产力重建等古气候和古海洋学领域的研究动态。针对我国边缘海,提出应选用更加有效可靠的有机地球化学多指标,研究高分辨率的沉积连续记录,全面恢复古气候环境变迁历史。

  • 相关文献

[1]晚全新世东亚季风高分辨率沉积记录:来自东海内陆架泥质区的证据. 徐军,石学法,刘升发,刘建兴,单新,董智. 2018

[2]智利外海西部渔场智利竹筴鱼资源与海表温度分布特征. 牛明香,李显森,戴芳群,徐玉成. 2010

[3]渔场环境信息等值线绘制及其算法的开发实现. 崔雪森,陈雪冬,樊伟. 2005

[4]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延绳钓渔场分布及其与海水表层温度的关系. 张衡,樊伟,崔雪森. 2011

[5]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作业渔场特征. 伍玉梅,杨胜龙,沈建华,周为峰,张晶. 2009

[6]中全新世以来南黄海岩心记录的沉积环境演变对东亚季风的响应. 皮仲,李铁刚,南青云. 2016

[7]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对中国东部季风区降水影响的新证据. 姚嘉惠,肖林翔,苟萌萌,李超,连尔刚,杨守业. 2018

[8]西沙石岛末次冰期风成沉积序列新划分及其旋回特征. 赵强,许红. 2018

[9]我国海洋渔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贾晓平,李纯厚. 2002

[10]东海蛇鲻种类组成及其分布. 胡芬,李圣法,李建生. 2002

[11]东海近海春季赤潮发生与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关系. 徐兆礼,陈亚瞿. 2003

[12]东海浮游动物生态特征的研究Ⅰ.种类分布与多样度. 徐兆礼,陈亚瞿,韩金娣,王云龙,袁骐,蒋玫. 2002

[13]渔业配额管理的实现方法及东海鲐鱼总许可捕捞量(TAC)的初步探讨. 陈卫忠,胡芬. 2002

[14]象山港黄姑鱼的食物组成与摄食习性. 林楠,姜亚洲,袁兴伟,郭靖,凌建忠,杨林林,李圣法. 2013

[15]黄海南部和东海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产卵场分布及其环境特征. 林龙山,程家骅,姜亚洲,袁兴伟,李建生,高天翔. 2008

[16]基于稳定同位素方法分析东海中北部及黄海南部春季主要鱼类的食性特征. 纪炜炜,姜亚洲,阮雯,陈雪忠,张明亮,李圣法. 2013

[17]东海太平洋褶柔鱼生殖群体的空间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杨林林,姜亚洲,程家骅. 2010

[18]长江口邻近海域春季藻华期间浮游植物生物量与环境要素的拟合分析. 周正熙,于仁成,周名江. 2016

[19]东海表层海水中微塑料分布与组成. 刘涛,孙晓霞,朱明亮,梁俊华,赵永芳. 2018

[20]东海与邻近海域水、热、盐通量的季节变化研究. 齐继峰,尹宝树,张启龙,杨德周,陈海英.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