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花椰菜内叶盖球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光庆 1 ; 姚雪琴 1 ; 刘春晴 1 ; 谢祝捷 1 ; 黄成超 1 ;

作者机构: 1.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上海市设施园艺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祟明花菜研发中心

关键词: 花椰菜;抗寒性;叶性状;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期刊名称: 上海农业学报

ISSN: 1000-3924

年卷期: 2017 年 05 期

页码: 1-7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为明确花椰菜内叶盖球性状的遗传规律,选择内叶盖球度高的花椰菜高代自交系与内叶盖球度低的花椰菜多代自交稳定纯系构建P_1、P_2、F_1、BC_1、BC_2和F2的6个联合世代群体,利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联合分离分析方法,研究控制花椰菜内叶盖球性状的基因分离规律。两年的研究结果显示:花椰菜内叶盖球度性状由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控制(符合E-0遗传模型),其中两对主基因具有明显的负向加性效应;两对主基因的显性效应则分别为正向和负向,且第一对主基因显性度相对较高;两对主基因具有明显的负向互作效应。2012年,BC_1、BC_2和F2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55.96%、74.84%和81.09%,广义遗传力分别为84.99%、84.11%和89%,环境变异占比相对较小;2013年,BC_1、BC_2和F2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69.95%、70.96%和84.27%,广义遗传力分别为79.43%、80.91%和84.28%,环境变异占比相对较小。表明花椰菜内叶盖球性状的遗传主要受到2对主基因+多基因的控制,且主要受主基因遗传的影响,整体受环境影响较小,本研究为以内叶盖球性状为育种目标的花椰菜育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 相关文献

[1]不结球白菜紫色叶片花青素相对含量的遗传分析. 朱红芳,李晓锋,朱玉英,侯瑞贤,郭欣欣. 2014

[2]不结球白菜抽薹开花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李晓锋,朱红芳,朱玉英,侯瑞贤,翟文. 2016

[3]花类蔬菜有哪些. 钟仲贤,陈澍棠. 1982

[4]基因型和环境对不同生育期花椰菜霜霉病的影响. 黄雷,李光庆,姚雪琴,刘春晴,谢祝捷,耿春女. 2020

[5]长三角区域花椰菜遗传多样性及与其近缘种亲缘关系的SRAP分析. 姚雪琴,李光庆,谢祝捷,刘春晴,龚静. 2016

[6]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对花椰菜产量及菜地土壤养分的影响. 王海,诸海焘,董雪,蔡树美,张德闪,付子轼,徐四新. 2022

[7]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青花菜和花椰菜中4-甲基亚磺酰丁基硫苷. 邱海荣,姚雪琴,谢祝捷,施元吉,乔永进,吴震. 2008

[8]花菜类SSR分子标记筛选及其在品种鉴定上的应用. 褚云霞,邓姗,李寿国,刘丹,陈海荣,任丽,章毅颖,赵洪. 2022

[9]小菜蛾危害引起的秋花菜产量损失及其防治指标研究. 赵胜荣,袁永达,於文俊,张沪同,王冬生. 2005

[10]不同施肥处理对温室气体排放和花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吕卫光,郑宪清,李双喜,何七勇,张翰林,王金庆,张娟琴. 2016

[11]崇明花椰菜化肥减量增施硼肥的依据分析与实践. 乔红霞,徐四新,杨建军,宋科,薛永. 2015

[12]96份花椰菜霜霉病苗期抗性接种鉴定与分子标记检测. 黄雷,刘春晴,姚雪琴,李光庆,吴鑫燕,谢祝捷. 2023

[13]高能电子束辐照对花椰菜保鲜效果的研究. 王秋芳,乔勇进,陈召亮,王海宏. 2011

[14]正交设计优化花菜类SRAP分子标记体系的研究. 李媛,姚雪琴,谢祝捷,龚义勤,柳李旺. 2010

[15]花椰菜氮磷钾平衡施肥和阶段施氮效应函数的建立及在配方施肥中的应用. 李光庆,谢祝捷,姚雪琴. 2011

[16]平阳霉素处理对花椰菜种子萌发和离体茎尖存活的影响. 王亦菲,陆瑞菊,陈志伟,何婷,谢祝捷. 2009

[17]花椰菜叶绿素荧光参数与耐寒性的关系研究. 李光庆,谢祝捷,姚雪琴,陈学好. 2010

[18]不同防治体系对秋季花菜主要害虫的控制效果与效益分析. 袁永达,王冬生,张天澍,滕海媛,常晓丽. 2013

[19]固体基质引发对NaCl胁迫下青花菜和花椰菜种子萌发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吴凌云,卢盼玲,沈海斌. 2023

[20]基于BSA重测序松花性状InDel标记的开发及应用. 吴鑫燕,姚雪琴,李光庆,刘春晴,黄雷,谢祝捷,耿春女.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