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辽宁省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春红 1 ; 王迪 2 ; 姚兴东 2 ; 王海英 2 ; 赵明哲 2 ; 吴俊江 2 ; 宋书宏 2 ; 谢甫绨 3 ;

作者机构: 1.沈阳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农业部大豆栽培重点实验室

2.;沈阳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农业部大豆栽培重点实验室

3.;沈阳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农业部大豆栽培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产量;产量性状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2017 年 02 期

页码: 219-22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前我国大豆供需矛盾突出,近80%的大豆依赖进口,开展玉米-大豆条带复合种植,即在不影响玉米产量的情况下,获得一定产量的大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本试验选用紧凑型玉米品种(良玉88、铁研58、东单6531)和耐荫型大豆品种(辽豆32、沈农8号、辽豆15)为试验材料,组配良玉88-辽豆32﹑良玉88-沈农8号、良玉88-辽豆15、东单6531-辽豆32、铁研58-辽豆32五个组合,进行带状复合种植,以期从中选择出适合于辽宁地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品种组合方式。结果表明:良玉88-辽豆32组合玉米大豆总产量最高,其次为东单6531-辽豆32组合和铁研58-辽豆32组合。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中,应选择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有优势的大豆品种,选择穗行数和行粒数有优势的玉米品种。综合考虑玉米和大豆性状的组合,良玉88-辽豆32组合的综合性状较好,是适宜辽宁省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品种组合。

  • 相关文献

[1]沼液对大豆生育状况及产量的影响. 任洋. 2018

[2]施氮对不同水稻品种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研究. 李建辉,徐宝安,苍真名,王秋菊,焦峰,翟瑞常. 2015

[3]插秧规格对水稻品种牡丹江32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解忠. 2015

[4]玉米产量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吴丽丽. 2010

[5]早熟马铃薯产量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董清山. 1999

[6]白浆土大豆不同群体结构对产量及其产量性状的影响. 赵桂范,刘婧琦,贾会彬,张敬涛,王振营,申晓慧,王谦玉. 2011

[7]玉米杂交种产量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王立秋. 1997

[8]粗山羊草D组染色体对小麦若干产量性状的影响. 李文才,李涛,陈于和,李兴锋,王洪刚. 2005

[9]两种诱变处理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及植株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申晓慧. 2018

[10]大豆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 薛红,宁海龙,杨兴勇,董全中,张勇,张明明,李微微. 2020

[11]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水稻产量性状分析. 高世伟,聂守军,史淑春,刘晴,刘宇强,常汇琳,谢树鹏,熊琰. 2016

[12]不同亚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分析. 姚丹丹,宋喜霞,姜卫东,康庆华. 2023

[13]黑龙江省水稻品种产量性状及其遗传变异分析. 张广彬,聂守军,谢树鹏,姜国军. 2006

[14]锰不同施用方式对大豆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的影响. 陈德祥,赵海红,王庆胜,吴丽丽,李长锁,于涵,胡喜平,张玉先. 2011

[15]黑龙江杂交粳稻产量相关性状配合力及遗传参数分析. 肖明纲,赵北平,张擘,孙中义,王玉杰,马军韬,高洪儒,杨贤莉,孙兵,郑福余. 2022

[16]黑龙江省2004—2008年审定水稻品种产量特性分析. 聂守军. 2008

[17]营养型化控剂(FC)对玉米全程生育调控效果初探. 杨微,王延峰,杨峰山,杨荣军. 2004

[18]部分高油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的初步鉴定. 马延华,金益,孙德全,李绥艳,林红,潘丽艳. 2007

[19]马铃薯脱毒苗在不同基质配比条件下生产原原种的产量性状和经济参数. 李勇. 2014

[20]张掖耐盐碱亚麻品种筛选与示范研究. 姚丹丹,朱爱国,邱财生,赵信林,张正,守合热提·牙地卡尔,朱炫,宋喜霞,姜卫东,吴广文,孙中义,康庆华.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