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小麦黄花叶病毒P3蛋白致病功能域的鉴定和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岩 1 ; 亓玉华 1 ; 鲁燕华 1 ; 杨乾坤 1 ; 何雨娟 1 ; 李俊敏 1 ; 陈剑平 1 ;

作者机构: 1.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浙江省植物有害生物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农业农村部/浙江省植保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病毒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宁波大学植物病毒学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黄花叶病毒;P3蛋白;致病性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学报

ISSN: 1004-1524

年卷期: 2019 年 05 期

页码: 777-78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小麦黄花叶病毒(Wheat yellow mosaic virus,WYMV)隶属于马铃薯Y病毒科(Potyviridae)大麦黄花叶病毒属(Bymovirus),其基因组由两条正义单链RNA组成,共编码10个蛋白。先前的研究表明,马铃薯Y病毒组多种病毒编码的保守蛋白P3具有多种功能,在病毒复制、致病性、克服宿主抗性、细胞间移动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而P3在大麦黄花叶病毒属中是否有类似功能目前还未见报道。本研究利用烟草脆裂病毒(Tobacco rattle virus,TRV)介导的本氏烟基因沉默系统,明确了WYMV的P3碳端在本氏烟上具有致病功能域P3-C,但完整的P3则不具有致病能力。进一步移码突变研究表明,P3-C的致病性是由其编码的多肽引起的,而非病毒来源的小干扰RNA介导的宿主基因沉默。同时P3-C的两个跨膜结构域对致病性具有重要作用,单独表达任何一个跨膜结构域P3-C均不能在本氏烟上引起明显症状。

  • 相关文献

[1]小麦黄花叶病毒和小麦梭条斑花叶病毒的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 陈炯,程晔,陈剑平. 2000

[2]小麦黄花叶病毒P2蛋白原核表达、抗血清制备及其在感病小麦细胞中的定位. 杨狄,周燕茹,谢礼,孙丽英,陈剑平. 2014

[3]小麦黄花叶病毒编码VPg蛋白N端结构是VPg与核仁蛋白Fibrillarin互作区域. 边靓,向荣,孙丽英,陈剑平. 2014

[4]禾谷多黏菌传小麦病毒病的分布及变化动态. 羊健,孙丽英,程兆榜,谢礼. 2011

[5]河南省主要推广品种对小麦黄花叶病毒抗性的评价. 孙炳剑,李洪连,杨新志,谢联辉,陈剑平. 2011

[6]山东烟台小麦土传病毒病由小麦黄花叶病毒和土传小麦花叶病毒相关病毒复合侵染所致. 叶荣,郑滔,徐磊,雷娟利,陈剑平,于善谦. 2000

[7]小麦黄花叶病毒P1蛋白原核表达、抗血清制备及其检测. 向荣,孙丽英,孙炳剑,陈剑平. 2011

[8]我国粮食作物病毒病发生与防控现状. 燕飞,孙丽英,尚佑芬,陈剑平. 2013

[9]农杆菌介导的马唐生防菌Col-68(Colletotrichum hanaui)转化及致病突变体筛选. 邱海萍,陈娟,姜华,王教瑜,毛雪琴,孙国昌. 2011

[10]不同遗传背景稻瘟病菌的致病性分析. 郝中娜,朱旭东,杨仕华,吴伟,陶荣祥. 2006

[11]稻瘟病菌致病性及其变异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研究. 王教瑜,孙国昌,林福呈,杜新法,柴荣耀,邱海平,张震. 2005

[12]变色谷弯孢菌的遗传结构及其致病性. 刘桂. 2003

[13]枸头橙茎隐点病病原对一些柑桔品种的致病性. 王洪祥,陈国庆. 1996

[14]金龟子绿僵对稻水象甲的致病性. 紫一秋,陈祝安. 2000

[15]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对茶毛虫的致病性研究. 厉晓腊,金轶伟,柴一秋,陈官菊,刘又高. 2006

[16]蝉拟青霉孢子粉对小菜蛾的致病性试验. 刘又高,王根锷,厉晓腊,柴一秋,金轶伟. 2007

[17]稻瘟病菌致病性增强突变体B11的基因分析. 吴小燕,王教瑜,张震,井金学,杜新法,柴荣耀,毛雪琴,邱海萍,姜华,王艳丽,孙国昌. 2009

[18]稻瘟病菌孢子保存技术. 孙国昌,申宗坦,孙漱源,陶荣祥,施德. 1989

[19]淡紫紫孢菌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对柑橘木虱的致病性. 杜丹超,鹿连明,胡秀荣,黄振东,张利平,陈国庆. 2015

[20]稻瘟病菌无毒蛋白AvrPiz-t半胱氨酸残基的功能分析. 李萍,董波,周恒,周波.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