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周文麟 1 ; 倪建福 1 ; 王亚馥 2 ; 刘志学 2 ; 陈克明 2 ; 杨汉民 2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2.兰州大学生物系
关键词: 外源DNA导入;C_3与C_4作物;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可溶性蛋白质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1992 年 18 卷 06 期
页码: 418-424+48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小麦自交后的花粉管通道,将C_4作物玉米或高粱的DNA导入小麦的种胚细胞,结果受体后代发生了广泛的变异,而且受体不同,所发生的变异不同。甘麦8号受体后代植株变矮,结实率低,分蘖多至5个,少至完全不分蘖;8347—2-4和8013—3品系后代中出现不育株;6873—20—3品系受体后代的籽粒由红色转变为白色而且稳定遗传;蓝粒麦受体后代D_1、D_2、D_3代中都出现一定比例的白化苗和白-绿纵向嵌合苗。其中白化苗生长到三叶期逐渐死亡;嵌合苗虽然生长势弱,但还能结少量种子,其后代继续分离出白化、嵌合苗和绿苗;受体后代的绿苗可正常结籽,其后代也出现以上的分离现象。而未导入外源DNA的对照绿苗其后代未发现上述变异类型。电泳结果表明:在三叶期的供体、受体、白化苗、嵌合苗及受体绿苗之间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可溶性蛋白质的种类、活性或含量均存在明显的不同。供体与受体间存在本质的差异,各种变异类型的电泳谱带介于供、受体之间而偏向于受体,但供体的某些特有谱带在后代中亦得到较好的再现。某些谱带呈杂合的趋势并且在白化、嵌合和绿苗三种变异类型中的表现又不同,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变化。
- 相关文献
[1]高粱DNA导入小麦后代的和面仪曲线变化. 王晓娟,李兴林,倪建福,王亚馥. 2000
[2]小麦抗锈变异体的RAPD分子验证. 秦琳,李杉,崔凯荣,王亚馥,倪建福,周文麟. 1997
[3]长穗偃麦草DNA导入引起的冬小麦后代性状变异及其遗传研究. 欧巧明,倪建福,张正英,陈玉梁. 2005
[4]高粱DNA导入普通小麦选育高产春小麦新品系研究. 倪建福. 2003
[5]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的生理生化特性. 王晓林,王兰兰,陈灵芝,张茹,魏兵强. 2013
[6]外源Ca~(2+)、W7和EGTA处理对低温胁迫下辣椒幼苗渗透物质的调节. 张化生,郭晓冬,王萍. 2007
[7]硝酸钙浸种对低温下辣椒幼苗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郭晓冬,邹志荣,张化生. 2008
[8]低温弱光对西葫芦幼苗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侯永平,陈年来,康恩祥,张玉鑫. 2009
[9]外源Ca2+、W7和EGTA处理对低温胁迫下辣椒幼苗渗透物质的调节. 张化生,郭晓冬,王萍.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小麦持久条锈病抗源品种89144(BJ144)芒性状遗传分析
作者:欧巧明;崔文娟;李忠旺;王炜;陈琛;倪建福
关键词:小麦;89144;条锈病;持久抗源;芒性状;遗传分析;隐性基因
-
高产、优质、抗病、强分蘖外源春小麦新品种—陇春32号
作者:欧巧明;崔文娟;倪建福;王炜;周谦;李进京;罗俊杰
关键词:
-
春小麦新品种陇春32号选育报告
作者:崔文娟;倪建福;欧巧明;庞斌双
关键词:春小麦;花粉管通道法;新品种;陇春32号;选育
-
高粱DNA导入引起小麦HMW-GS的变异及其品质改良和变异机理分析
作者:欧巧明;倪建福;崔文娟;庞斌双
关键词:小麦;高粱DNA;花粉管通道法;高分子质量谷蛋白亚基(HMW-GS);等位变异
-
小麦化感作用的种群生态位调节及其生态效应探讨
作者:欧巧明;倪建福;陈玉梁;王炜;马丽荣;罗俊杰
关键词:小麦;杂草;化感作用;生态位;生态效应
-
外源DNA导入小麦选育抗条锈新资源的研究
作者:倪建福;崔文娟;曹世勤
关键词:小麦;抗条锈病;外源DNA;变异材料
-
51个外源DNA导入小麦新品系的抗条锈性鉴定
作者:崔文娟;曹世勤;倪建福
关键词:小麦;抗条锈病;花粉管通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