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山杏下胚轴再生不定芽影响因子研究(英文)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鸿 1 ; 马锋旺 1 ; 王发林 2 ; 赵秀梅 2 ; 管清美 1 ;

作者机构: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

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关键词: 杏;下胚轴;再生

期刊名称: 果树学报

ISSN: 1001-7364

年卷期: 2005 年 22 卷 04 期

页码: 98-100+13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山杏成熟种子在改良MS培养基上培养获得下胚轴,将其切段后培养在改良MS培养基+TDZ2.0mg/L+NAA0.5mg/L的再生培养基上,经15d的暗期培养后,其再生频率可达到37%以上。试验表明分裂素TDZ促进不定芽再生的效果优于6-BA,生长素NAA效果优于2,4-D,2-3周龄的下胚轴再生效果较好,但下胚轴的取材部位对再生无显著影响。

  • 相关文献

[1]山杏下胚轴再生植株的研究. 王鸿,马锋旺,郝燕. 2005

[2]黄瓜离体子叶再生体系的建立. 刘玉霞,叶德友,欧巧明,李敏权. 2014

[3]‘黄河蜜3号’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毛娟,陈大鹏,赵长增. 2010

[4]反义AcInv基因导入马铃薯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 齐恩芳,张金文,王一航. 2007

[5]陇绿棉3号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 刘新星,罗俊杰,陈玉梁,曲延英,陈子萱,李忠旺,厚毅清,石有太,裴怀弟. 2012

[6]更义AcInv基因导入马铃薯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 齐恩芳,张金文,王一航. 2007

[7]甘肃的杏及其栽培. 王发林,李建红. 2002

[8]杏李远缘杂交新品种'陇缘红'的选育. 赵秀梅,李红旭,王发林,牛茹萱,王晨冰,李宽莹. 2021

[9]日光温室内外金太阳杏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王鸿,王发林,牛军强,班明辉. 2005

[10]李、杏属间远缘杂交及杂种胚培养技术研究. 王发林,赵秀梅,李红旭,郝燕. 2003

[11]甘肃省杏生产现状与发展建议. 王玉安,杨向明. 2008

[12]中晚熟杏新品种——‘陇杏1号’的选育. 王玉安,赵秀梅,陈建军,刘红星,王发林. 2016

[13]‘张公园’杏种子发育及成苗技术研究. 赵秀梅,陈建军,王发林. 2011

[14]甘肃省杏园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无公害综合防控技术. 王玉安,刘芬,王鸿. 2013

[15]低温条件下单果包膜和戴挫霉浸泡处理对兰州大接杏贮藏性的影响. 陈富,赵成纲. 2003

[16]杏植株再生与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王鸿,郝燕,王玉安,陈建军,王发林. 2011

[17]日光温室杏叶片净光合速率与相关因子灰色关联分析. 班明辉,王鸿,牛军强. 2007

[18]'张公园'杏子发育及成苗技术研究. 赵秀梅,陈建军,王发林,ZHAO Xiu-mei,CHEN Jian-jun,WANG Fa-lin.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