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玉米新品种兰库8017的选育及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建军 1 ; 冯莉赟 1 ; 申虎飞 1 ; 樊志忠 1 ; 王林梅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隰县农业试验站

关键词: 玉米;优质;品种选育;杂种优势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科学

ISSN: 1002-2481

年卷期: 2019 年 007 期

页码: 1171-1174

摘要: 兰库8017是以隰332为母本、隰1055为父本选育的玉米杂交种.2014-2015年参加山西省中晚熟区区域试验,产量分别为14 518.5,14 479.5 kg/hm~2,比对照先玉335分别增产8.5%,9.1%,2 a平均产量为14 499 kg/hm~2,比对照平均增产8.8%,最高产量达17 610 kg/hm~2;2016-2017年参加山西省生产试验,产量为12 923.3 kg/hm~2,较对照增产8.34%,而最高产量达16 830 kg/hm~2.该品种具有品质优良、产量高、适应广、抗病性强、果穗大等特点,适宜在山西省中晚熟山区及华东华北同生态区种植.

  • 相关文献

[1]优质抗旱胡麻新品种晋亚12号. 杨建春,吴瑞香,王利琴,郭秀娟,冯学金. 2018

[2]优质花生新品种晋花4号的选育及应用. 田跃霞,王国桐,康红梅,王文浩,郭鹏燕,田跃萍,刘金香. 2007

[3]优质食用高粱新品种晋白糯1号的选育. 孙美红,梁笃,郭琦,张晓娟,范昕琦,王绘艳,赵娟莹,柳青山,张一中. 2024

[4]优质谷新品种‘晋谷57号’的选育及推广应用. 史关燕,杨成元,麻慧芳,史根生. 2016

[5]优质谷子品种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 王纶,王星玉,温琪汾. 2008

[6]玉米无叶舌种质与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魏宏斌,邓利爱,郭锐,戴国富,卜鸿吉. 2014

[7]干旱胁迫下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杂种优势比较. 董春林,张正,蒋丹,杨睿,李巍. 2019

[8]轮回选择在玉米种质创新中的作用及方法. 董民堂,闫彩清,李凌雨,王学雄. 2004

[9]提高玉米育种效率的技术途径. 高瑞红,王世荣,黄欣,刘玉红. 2015

[10]玉米农艺及产量性状杂种优势分析. 侯有良,钟改荣,卢保红,魏荣业,杜如珊,张广峰. 2013

[11]玉米穗部产量性状杂种优势分析. 侯有良,卢宝红,钟改荣,陈喜明,赵篆芳. 2003

[12]山西省玉米种质基础分析与种质创新. 王早荣,樊智翔,解晓青. 2000

[13]玉米无叶舌种质及其杂种优势利用. 郭锐,白琪林,郭宝德,岳磊. 2016

[14]玉米新品种大丰2号的选育. 钮笑晓,张志慧,郭国亮,李培良,赵建峰,宋永文. 2003

[15]玉米新品种大丰5号的选育. 钮笑晓,张志慧,郭国亮. 2009

[16]优质高产多抗玉米新品种强盛51号的选育及示范推广. 刘国强,任丽萍,李素玲,尚春树. 2011

[17]抗旱玉米新品种临玉2号的选育及应用. 张虎,张定一,王建军,崔爱民,樊志新,冯丽赟,郑宏鹏. 2007

[18]早熟多抗玉米新品种先得利19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 崔爱民,张久刚,张虎,单皓,陈伟. 2019

[19]抗病丰产玉米新品种'晋单83'的选育与配套栽培技术. 王燕,王建军,赵变平,贾鑫,杨俊伟,李彦良,王富荣. 2019

[20]玉米品种鑫源596的选育研究. 冯铸,梁素明,张志军,张琥瑛.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