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福尔摩沙海脊冷泉区海底表征规模及其分布规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冰 1 ; 栾振东 2 ; 张鑫 2 ; 杜增丰 2 ; 席世川 2 ; 李连福 2 ; 连超 2 ; 梁政委 2 ; 阎军 3 ;

作者机构: 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地质室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深海极端环境与生命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地质室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深海极端环境与生命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3.;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地质室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深海极端环境与生命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关键词: 海底冷泉;海底流体;自生碳酸盐;化能自养生物群落

期刊名称: 海洋地质前沿

ISSN: 1009-2722

年卷期: 2018 年 06 期

页码: 1-7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福尔摩沙海脊冷泉系统是我国南海北部陆坡最活跃的冷泉系统之一,也是我国冷泉系统研究的重要场所。通过综合利用水深数据以及连续3年的近海底影像资料,对该冷泉区的海底表征表现形式、规模和分布特征等做了描述。该冷泉系统发育了形态各异的自生碳酸盐岩、繁茂的化能自养生物群落、活动的流体喷口等特征性的海底冷泉系统表征。分析表明,自生碳酸盐岩的广泛发育与出露于海底导致了该区异常的地形特征。研究区内生物群落的分布主要受控于海底流体逸出海底的位置及其活跃程度,因此主要沿裂隙等海底流体优势通道发育。这些优势通道的发育能够有效疏导和汇聚露体运移至海底以维持化能自养生物群落,而化能自养生物群落对甲烷等有效成分的消耗促进了海底流体向海底运移。简言之,冷泉系统的海底表征是海底流体的重要产物,而海底表征亦可反作用于海底流体,主要影响其运移路径和有效通量。

  • 相关文献

[1]海底冷泉气泡羽流地震波数值模拟. 段沛然,栾锡武,余翼,谷丙洛,任志明,李青阳,窦婧瑛. 2020

[2]海底冷泉气泡羽流声学探测参数研究. 余翼,栾锡武,刘鸿,郭龙祥,秘丛永,石艳锋,刘嘉程,张豪. 2019

[3]冷泉羽状流多波束水体声学探测技术与应用. 梅赛,杨慧良,孙治雷,刘俊,李海龙,孙军,赵钊.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