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铁锰在茶树植株不同器官中的分布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单睿阳 1 ; 陈玉真 2 ; 王峰 2 ; 林栋良 2 ; 臧春荣 2 ; 高俊杰 2 ; 陈常颂 2 ; 尤志明 2 ; 余文权 3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泉州市农业局

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泉州市农业局

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泉州市农业局;

关键词: 茶叶;茶树品种;铁锰含量;分布特征;富集系数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学报

ISSN: 1008-0384

年卷期: 2017 年 11 期

页码: 1207-121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采用ICP-MS法测定茶叶及茶树中铁锰含量,探讨铁锰在茶树不同器官中分布及富集规律。结果表明:茶叶中铁锰含量差异较大,铁含量为73.36~284.85 mg·kg~(-1)(均值为125.60),茶叶中锰含量为201.86~4 905.78mg·kg~(-1)(均值为1 651.24);总体而言,红茶和绿茶中铁含量高于乌龙茶,而乌龙茶中锰含量明显高于红茶和绿茶,红茶和绿茶之间铁锰含量相近。不同茶树品种体内铁锰含量有较大差异,各器官铁含量表现为须根(6 265.07mg·kg~(-1))>主根(3 250.77mg·kg~(-1))>主茎(2 178.56mg·kg~(-1))>侧茎(1 025.81mg·kg~(-1))>老叶(347.50mg·kg~(-1))>新叶(135.70mg·kg~(-1)),铁主要在茶树根系和茎中积累;各器官锰含量表现为老叶含量最高,其他器官分布规律不明显。茶树各器官铁富集系数分别为0.002~0.225,锰富集系数为5.25~12.63,茶树对锰富集能力较强。总体而言,梅占和铁观音各器官铁锰含量及富集系数高于金观音和金萱。

  • 相关文献

[1]闽中茶园土壤和茶叶铁锰含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陈玉真,单睿阳,王峰,林栋良,臧春荣,陈常颂,尤志明,余文权. 2018

[2]溴氰菊酯茶园残留与使用安全性. 曾明森,夏会龙,王庆森,王文建,陈忠林,吴光远. 2013

[3]天然硒在茶园土壤-茶树-茶汤中吸收转运特征. 陈玉真,单睿阳,王峰,陈常颂,尤志明,马丽婷,臧春荣,余文权. 2019

[4]大田县茶园土壤和茶叶中锌含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峰,陈玉真,单睿阳,臧春荣,陈常颂,尤志明,余文权. 2017

[5]田间环境下土壤-水稻系统重金属的迁移特征. 刘兰英,黄薇,吕新,陈丽华,伍云卿,涂杰峰,上官亮,林丽. 2018

[6]大田县茶园土壤和茶叶中硒含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峰,陈玉真,单睿阳,尤志明,陈常颂,臧春荣,余文权. 2018

[7]茶园土壤与茶叶中镍含量及健康风险评价研究. 王峰,陈玉真,单睿阳,陈常颂,尤志明,林栋良,臧春荣,余文权. 2019

[8]闽中某县茶园土壤-茶树-茶汤中镉含量及健康风险评价研究. 王峰,单睿阳,陈玉真,林栋良,臧春荣,陈常颂,尤志明,余文权. 2018

[9]不同施用条件下稀土元素镧在牧草体内的含量及分布特征. 姜照伟,翁伯琦,黄元仿,黄毅斌,应朝阳. 2008

[10]不同类型茶园土壤有机碳、氮剖面分布特征. 王峰,陈玉真,尤志明,吴志丹,江福英,翁伯琦. 2014

[11]乌龙茶品种与品质关系的研究进展. 林郑和,郝志龙,陈良城,高水练. 2004

[12]'茗科1号'等5个福建乌龙茶品种的白茶适制性鉴定. 陈林,张应根,项丽慧,王丽丽,余文权,尤志明. 2019

[13]'春闺'与'福云6号'乌龙茶香气组分差异研究. 李鑫磊,邓慧莉,钟秋生,游小妹,阮其春,单睿阳,林郑和,陈常颂. 2021

[14]"春闺"绿茶香气成分鉴定分析. 钟秋生,林郑和,陈常颂,单睿阳,陈志辉,游小妹. 2021

[15]联苯菊酯茶园残留与使用安全性. 吴光远,曾明森,夏会龙,马香娟,王庆森,王文建,陈忠林. 2013

[16]紫牡丹红茶超干发酵生化机理浅析. 邬龄盛,陈泉宾. 2021

[17]低氮对不同茶树品种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林郑和,钟秋生,郝志龙,游小妹,陈志辉,陈常颂,单睿阳,阮其春. 2017

[18]黑刺粉虱对茶树品种的选择性. 王庆森,陈常颂,吴光远,曾明森,陈荣冰,余素红,黄建. 2006

[19]乌龙茶和绿茶品种茶鲜叶儿茶素类和嘌呤碱HPLC指纹图谱特征比较. 陈林,项丽慧,王丽丽,陈键,宋振硕,余文权,尤志明. 2018

[20]不同品种茶树生长对氮素浓度的响应差异. 王丽鸳,陈常颂,林郑和,韦康,吴立赟,冯素花,成浩.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