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高粱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开发研究初报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籍贵苏 1 ; 吕芃 2 ; 杜瑞恒 2 ; 刘国庆 2 ; 侯升林 2 ; 马雪 2 ; 李素英 2 ; 王金萍 2 ; 赵秀萍 3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河北省杂粮研究重点实验室国家甜高粱改良分中心;邯郸市永年区农牧业局

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河北省杂粮研究重点实验室国家甜高粱改良分中心;邯郸市永年区农牧业局

3.;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河北省杂粮研究重点实验室国家甜高粱改良分中心;邯郸市永年区农牧业局;

关键词: 高粱;SLAF标签;高通量测序;开发;SNP标记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18 年 02 期

页码: 119-12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高粱在粮食安全、人类健康和生物能源的开发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被认为是二倍体模式化作物和多倍体能源作物甘蔗和芒草类的参考植物,开发高粱多态性分子标记对促进分子遗传学发展及高粱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意义重大。以甜高粱与粒用高粱杂交的F2遗传群体作为研究材料,对其全基因组DNA进行酶切,然后用高通量测序法开发SLAF(Specific-locus amplified fragment sequencing)标签,并经过分析筛选多态性SNP标记。试验过程中测序的reads数达到43 528 021个,母本2 598 472个,父本3 134 524个,子代的reads数为205 083~454 258个,平均为290 732.5个。通过原始数据的评估、聚类和纠错开发的SLAF标签数,父母本分别为44 895,42 100个。测序深度分别为19.78和16.22,F2群体每个个体的SLAF标签为26 737~39 291个,平均为33 445.06个,测序深度2.24~3.72,平均为2.79。通过对聚类群中高深度片段的潜在基因型分析,得到了6 353个多态性SNP标记,其中5 829个标记成功分型,占多态性SNP标记的91.75%,剔除不适宜作图的标记,剩余有效的SNP标记2 246个,占有效标记百分比100%,F2个体的各样品完整度平均为94.99%。所以,对基因组DNA进行酶切和高通量测序,从庞大的reads中获得SLAF标签是得到全基因组SNP标记的有效途径。为高粱高密度图谱构建和QTL定位研究,以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了基础。

  • 相关文献

[1]基于SLAF-seq技术构建栽培草莓高密度遗传图谱. 董辉,杨莉,李莉,张建军,范婧芳,宋世佳,杨雷,李海山. 2020

[2]SNP分子标记及其在作物品种鉴定中的应用. 田海燕,张海娜,王永强,周永萍,张莹璐. 2024

[3]玉米花丝花青苷显色性状的QTL定位. 黄缓缓,安洪周,李魁英,王延兵,谷亦,乔亚科,高增玉. 2024

[4]陆地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初级核心种质构建. 张曦,刘祎,钱玉源,王广恩,王寒菊,焦秀芬,解辉,崔淑芳,李俊兰. 2023

[5]农业科研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 闵文江,吕军海,陈保华,禇耀宾,王素华,包书丰. 2005

[6]多功能蔬菜“养心菜”的引进与开发. 鲁雪林. 2009

[7]鉴定能源高粱耐盐性的方法探讨. Guisu JI,籍贵苏. 2011

[8]我国高粱育种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侯升林,籍贵苏,杜瑞恒,吕芃. 2005

[9]发展夏播高粱的优势分析. 杜瑞恒. 2004

[10]西兰花残体还田对棉花黄萎病防治效果及其对不同生育时期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赵卫松,郭庆港,李社增,王亚娇,鹿秀云,王培培,苏振贺,张晓云,马平. 2019

[11]利用高通量测序快速定位目标性状位点的研究. 林静,赵青松,张孟臣,杨春燕,赵团结. 2019

[12]花铃期棉花黄萎病抗病与感病品种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赵卫松,郭庆港,李社增,王培培,鹿秀云,苏振贺,张晓云,马平. 2020

[13]盐胁迫下枯草芽孢杆菌NCD-2对番茄促生作用及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邵美琪,赵卫松,苏振贺,董丽红,郭庆港,马平. 2021

[14]马铃薯健株与黄萎病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其对碳源利用特征. 赵卫松,郭庆港,苏振贺,王培培,董丽红,胡卿,鹿秀云,张晓云,李社增,马平. 2021

[15]不同轮作模式下设施土壤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结构的季相变化. 刘蕾,徐梦,张国印,王凌,孙世友,茹淑华,肖广敏,郜静,李玭,马丽敏. 2021

[16]燕麦黄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及对高级醇的影响. 孙乐平,张伟,徐嘉良,刘敬科,邢旋,任清. 2020

[17]高通量测序分析高温覆膜对韭菜根际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宋健,张海剑,刘莉,杜立新,柳健虎,曹伟平. 2020

[18]盐地碱蓬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功能. 孙建平,刘雅辉,左永梅,韩民利,张虹伟,吕晶晶. 2020

[19]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三种太岁样品细菌组成的分析. 王朝江,王世清. 2017

[20]长期施加钾肥对小麦产量、氮磷钾吸收量及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张翔,黄媛媛,宋聪,贾振华,贾良良,宋水山.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