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抗黄萎病海岛棉叶片在大丽轮枝菌胁迫下的蛋白组学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许琦 1 ; 武林琳; 王咪; 李晓萍; 郭文治; 裴蕾;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关键词: 棉花;海岛棉;黄萎病;大丽轮枝菌;蛋白质组;表达谱

期刊名称: 棉花学报

ISSN: 1002-7807

年卷期: 2017 年 06 期

页码: 533-54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讨海岛棉抗黄萎病材料的抗病机理,寻找可能的抗病基因。【方法】以高抗黄萎病海岛棉材料长312为试材,利用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和质谱鉴定技术探讨棉花在大丽轮枝菌胁迫下蛋白质水平的变化。【结果】在接种大丽轮枝菌2 h后,长312叶片中有11个蛋白表达水平下调,15个蛋白表达水平上调;下调表达的蛋白主要是与光合作用及碳同化相关的一些酶类,推测大丽轮枝菌危害棉花叶片主要是破坏其光合系统;表达水平上调的蛋白主要是一些与光合作用、碳同化相关的酶类及苯醌还原酶、β-D-半乳糖苷酶、14-3-3f蛋白等抗病蛋白。【结论】推测海岛棉对黄萎病的防御机制发生在2个层面:一是被动防御,可能通过叶绿体ⅡA-B结合蛋白、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等下调蛋白的同工蛋白上调表达保持抗病海岛棉光合系统的稳定,通过组蛋白和14-3-3f蛋白的高表达保持抗病海岛棉植株细胞的稳定性;二是主动防御,可能通过高表达β-D-半乳糖苷酶和苯醌还原酶等参与海岛棉的抗病反应。

  • 相关文献

[1]山西棉花黄萎病菌致病性研究. 吉贞芳,许爱玲,刘惠民,竹长青,宋昱,孙旭霞,张林水,杨六六. 2004

[2]黄萎病对棉花产量损失的试验. 张久刚,朱学范. 1992

[3]棉花抗黄萎病分子育种的现状、问题与展望. 高灵路,王长彪,汪保华. 2011

[4]山西省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研究. 许爱玲. 2006

[5]转几丁质酶和葡聚糖酶基因棉花的获得及其对黄萎病的抗性. 吴家和,张献龙,罗晓丽,聂以春,田颖川,陈正华. 2004

[6]黄河流域棉花落叶型黄萎病发生消长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孙旭霞,王娇娟,黄雪民,蔡岳,吉贞芳. 2013

[7]嫁接对棉花抗黄萎病的影响. 文婷,李朋波,姜淑琴,蒲剑锋,王玉美,刘文欣,华金平. 2011

[8]棉花抗黄萎病分子育种的现状、问题与展望(英文). 汪保华,高灵路,王长彪. 2011

[9]棉花抗黄萎病QTL初步定位. 吴翠翠,简桂良,王安乐,刘方,张先亮,宋国立,黎绍惠,陈朝辉,王春英,张香娣,王坤波. 2010

[10]棉花混选混交后代群体抗黄萎病性状的标记辅助选择. 李成奇,王清连,杨六六,李朋波. 2012

[11]基于PEG胁迫表达谱发掘调控谷子干旱胁迫的泛素连接酶E3基因. 宋敏,马芳芳,侯思宇,张雁明,刘龙龙,耿潞阳,江璇宇,李红英,韩渊怀. 2016

[12]梨小食心虫几丁质合成酶1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杨静,高越,刘中芳,张鹏九,樊建斌,牛国飞,韩召军,范仁俊. 2017

[13]梨小食心虫几丁质合成酶2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研究. 杨静,庾琴,高越,刘中芳,史高川,张鹏九,范仁俊. 2017

[14]梨小食心虫几丁质合成酶2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研究. 杨静,庾琴,高越,刘中芳,史高川,张鹏九,范仁俊. 2017

[15]谷子 MADS-box基因家族的鉴定和表达分析. 王育选,张梦超,常丽君,张艾英,张莉,郭世华. 2023

[16]小麦LBD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表达特性及调控网络分析. 邢光伟,王梦醒,马小飞,赵贤,张婷,聂小军,宋卫宁. 2017

[17]堆肥提取液中大丽轮枝菌拮抗放线菌的分离、鉴定. 韩超,李欣欣,韩建荣. 2016

[18]两个不同籽粒硬度小麦的比较蛋白组学分析. 刘培勋,马小飞,万洪深,郑建敏,罗江陶,蒲宗君. 2020

[19]向日葵菌核病、黄萎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 张捷,杨新元,贾爱红,张学武,王鹏冬. 2014

[20]棉花农杆菌基因转化体系的优化和转苜蓿抗菌肽基因(alfAFP)植株的获得. 张海平,王学德,邵明彦,袁淑娜,华水金,倪密.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