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江苏省小麦草谷比及麦秸垂直空间分布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顾克军 1 ; 许博 1 ; 顾东祥 1 ; 张斯梅 1 ; 张传辉 1 ; 石祖梁 1 ; 杨四军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循环农业研究中心/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草谷比;秸秆资源;空间分布

期刊名称: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ISSN: 1673-4831

年卷期: 2015 年 31 卷 02 期

页码: 249-25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 CSSCI

摘要: 为了明确江苏省小麦秸秆资源总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对江苏省13个春性和19个半冬性小麦品种的秸秆资源进行调查,将秸秆从基部向上依次截取4段长度为5 cm的秸秆,剩余部分为第5段(分别用0~5、>5~10、>10~15、>15~20和>20 cm表示),对穗部单独进行脱粒处理,分别进行烘干称质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品种类型和产量水平对小麦草谷比以及不同部位秸秆质量占秸秆总质量比例的影响。结果表明:春性品种草谷比极显著低于半冬性品种(P<0.01),春性品种草谷比平均为1.05~1.07,半冬性品种草谷比平均为1.38~1.40。2种生态型小麦品种的草谷比均呈随产量增加而减少的趋势,春性品种草谷比变化范围为0.96~1.42,半冬性品种草谷比变化范围为1.21~1.77,但年际间有所不同。2010—2011年,在中低产水平(4 000~6 250 kg·hm-2)条件下2种类型小麦品种草谷比显著大于超高产水平(>8 500 kg·hm-2,P<0.05);而在2012—2013年,2种类型小麦品种草谷比在各产量水平间皆无显著差异。不同生态类型小麦品种秸秆在空间分布上有所不同,就0~5、>5~10、>10~15、>15~20和>20 cm以及穗轴颖壳6个部位秸秆质量占植株秸秆总质量的比例而言,春性品种依次为8.00%、7.06%、6.64%、6.57%、48.00%和23.75%,半冬性品种依次为10.11%、8.07%、7.39%、7.06%、44.53%和22.85%。当籽粒产量区间为>4 750~8 500 kg·hm-2时,随产量的增加,植株从下至上各个部位秸秆质量占秸秆总质量的比例总体没有显著变化,而超高产水平(>8 500 kg·hm-2)时穗轴颖壳质量占秸秆总质量的比例显著低于较低产量水平(4 000~4 750 kg·hm-2,P<0.05)。江苏省小麦草谷比和麦秸空间分布受品种生态类型和籽粒产量水平的影响较大。

  • 相关文献

[1]江苏省水稻秸秆资源量及其可收集量估算. 顾克军,张斯梅,许博,张恒敢,杨四军. 2012

[2]全国秸秆产生量抽样调查草谷比测定误差分析. 张恒敢,顾克军,许博. 2020

[3]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稻茬麦草谷比及麦秸可收集系数的影响. 顾克军,顾东祥,张斯梅,许博,杨四军,张恒敢,张传辉,石祖梁. 2014

[4]不同生产条件下留茬高度对水稻秸秆可收集量的影响. 顾克军,杨四军,张斯梅,许博,陈涓,张恒敢. 2011

[5]黑龙江海伦市农田土壤重金属与磷素含量的特征研究. 陈玉东,周健民,邢璐,冯彦房,杭小帅. 2015

[6]江苏茶叶主产区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性. 李欢,万青,胡振民,李储佑,刘海洋,邵静娟,张爱琴,葛建国,杨亦扬. 2019

[7]2011-2019年江苏省水稻主产区规模连片水稻时空动态分析. 孙玲,邱琳,单捷,王晶晶. 2021

[8]江苏省水稻主产区水稻种植面积时空动态变化分析. 孙玲,王晶晶,邱琳,单捷,黄晓军,王志明. 2020

[9]二化螟与水稻被害株的空间、数量、时间结构及其动态. 孙建中,杜正文. 1992

[10]二化螟幼虫的田间分布. 孙建中,杜正文. 1991

[11]棉田烟粉虱成虫空间分布型与序贯抽样技术. 谭永安,肖留斌,魏书艳,王震,赵洪霞,柏立新. 2009

[12]太仓市耕地土壤基本属性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张海东,李会宾,史云,宋亮,徐婷婷,卢学鹤. 2024

[13]八旋翼植保无人机下洗气流对雾滴运动与分布特性的影响. 李雪,徐陶,王伟,陆岱鹏,唐玉新,王士林. 2023

[14]江苏省级农耕实践基地空间分布特征、关联因素及活动类型分析. 贾俊丽,罗海蓉,梅雪莹,贾新平,沈鸿猷,曹璞渊,刘华周,唐玲. 2023

[15]骆马湖夏季水质空间分布特征及评价. 唐金玉,覃宝利,吴春,叶建勇,王宣朋,丁辰龙. 2019

[16]棉田玉米螟卵的空间分布及抽样技术. 曹雁平,邵晓泉. 1993

[17]绿色木霉TV41对尖孢镰刀菌FW0在西瓜植株空间分布和枯萎病防控效果的影响. 陆楚月,马艳,王巧,王秋君,王光飞,梅焱朝,李成果,郭德杰. 2015

[18]县域冬小麦生物量动态变化遥感估测研究. 尹雯,李卫国,申双和,董莹莹,王志明,陈华. 2018

[19]土壤团聚体对微生物及土传病原菌的影响. 王秋君,马艳,常志州. 2015

[20]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发酵床垫料温湿度空间分布研究. 刘建龙,柏宗春,霍连飞,孟力力,王慧鑫.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