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木薯渣基生物质炭对阿维菌素吸附解吸行为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黄鹏 1 ; 岳林 2 ; 俞花美 2 ; 罗吉伟 2 ; 葛成军 3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资源环境学院;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资源环境学院;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资源环境学院;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生物质炭;阿维菌素;热解温度;吸附;解吸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18 年 02 期

页码: 361-37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研究阿维菌素在生物质炭上的吸附动力学,吸附-解吸等温线和吸附热力学特征,通过FTIR分析进一步阐述阿维菌素在生物质炭上可能存在的吸附机制。以木薯渣为原料,在限氧条件下,分别于350、550、750℃制备生物质炭(分别记作MS350、MS550、MS750),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制备温度升高,生物质炭呈现产率降低,pH值、灰分及比表面积增加,芳香性增大、极性减弱等特征;生物质炭吸附阿维菌素呈现先快速后缓慢最后平衡的3个阶段;吸附能力表现为MS750>MS550>MS350,吸附等温线属于非线性L型等温吸附线;解吸等温线结果表明木薯渣基生物质炭吸附阿维菌素存在解吸滞后现象。吸附热力学结果表明随着环境温度的上升,生物质炭的吸附量会得到提升。同时根据吉布斯自由能方程计算,可知生物质炭吸附阿维菌素是物理吸附为主,且是一个吸热的、熵增大的自发反应。孔隙填充效应、π-π电子供受体作用、静电相互作用和氢键作用等可能是阿维菌素在生物质炭上的吸附机制。

  • 相关文献

[1]可溶性有机物对土霉素在土壤中吸附-解吸的影响. 曹志磊,俞花美,葛成军,罗吉伟,黄鹏,赵媛媛,李佳桐. 2018

[2]甘蔗渣基生物质炭对溶液中Cd(Ⅱ)的吸附解吸作用. 岳林,邢巧,吴晓晨,葛成军,俞花美. 2017

[3]土壤有机质、pH值和表面活性剂对杀菌剂戊菌唑在土壤中吸附与解吸行为的影响. 姜蕾,贾林贤,林靖凌,刘迎,潘波. 2015

[4]蔗渣基生物质炭的制备、表征及吸附性能. 俞花美,陈淼,邓惠,李昉泽,冯丹,黄占斌,葛成军. 2014

[5]生物质炭源可溶性有机物消减土霉素生物毒性的效应比较. 葛成军,赵媛媛,俞花美,岳林,傅悦,马瑞阳,程磊. 2019

[6]生物质炭的制备工艺参数与吸附性能分析. 简秀梅,蒋恩臣,宋艳培,李治宇,王熊,李伯松. 2016

[7]生物质炭对橡胶园土壤酸度及交换性能的影响. 吴敏,韦家少,孙海东,何鹏,吴炳孙,高乐. 2017

[8]木薯渣基炭制备及对热带砖红壤的改良效果. 冯丹,邢巧,葛成军,李昉泽,俞花美,陈淼. 2017

[9]炭基复混肥氮钾缓释特性研究. 杨凯,王家宝,王莉,林清火,华元刚,罗微,茶正早. 2018

[10]低量生物质炭对2种热带牧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初报. 邓万刚,吴鹏豹,赵庆辉,漆智平,吴蔚东. 2010

[11]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龙眼中阿维菌素残留量. 查玉兵,杨春亮,刘丽丽,王晓芳,林玲,程盛华. 2008

[12]阿维菌素及其混剂对海南中蜂的急性毒性测定及风险评估. 赵怡楠,高景林,王玉洁,刘俊峰,王锡雪,赵冬香. 2014

[13]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蔬菜中阿维菌素和氟吡菌酰胺的残留. 陈丽霞,许丽建,陈歆,彭黎旭. 2021

[14]棉铃虫对阿维菌素的敏感性分析. 陈青,赵冬香,莫圣书. 2006

[15]茶叶中阿维菌素和吡虫啉残留量的测定. 王立一,杨春亮,王晓芳. 2013

[16]15%哒·阿维热雾剂的配制及其对橡胶六点始叶螨的药效. 邬国良,郑服丛,蔡笃程,黎忠诚,张方平,符悦冠. 2010

[17]辛硫磷与阿维菌素对桉树枝瘿姬小蜂的混配增效作用. 钱军,吕朝军,苟志辉,钟宝珠,罗湘粤,陈毅青. 2013

[18]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胡椒中的阿维菌素. 张月,徐志. 2013

[19]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龙眼中阿维菌素残留量. 查玉兵,杨春亮,刘丽丽,程盛华,林玲. 2009

[20]阿维菌素对棉铃虫的抗性选育及其对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陈青,卢芙萍,徐雪莲,卢辉,经福林.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