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培肥措施对河套灌区盐碱地改良效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庆蒙 1 ; 景宇鹏 2 ; 李跃进 1 ; 赵举 2 ; 张雅贞 1 ; 李秀萍 2 ; 李焕春 2 ; 刘宇杰 3 ; 白勇兴 3 ;

作者机构: 1.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

2.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3.杭锦后旗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

关键词: 有机肥;秸秆还田;化肥;盐碱土;土壤培肥

期刊名称: 中国土壤与肥料

ISSN: 1673-6257

年卷期: 2020 年 005 期

页码: 124-13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研究不同培肥措施对盐碱化土壤改良效果,以内蒙古河套灌区盐碱地为对象,通过3年田间试验,研究了等氮素条件下不同培肥措施对土壤pH值、全盐、脱盐率、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培肥措施土壤剖面盐分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0~20 cm降低,20~60 cm升高,60~100 cm稳定,其中CK、化肥处理表层土壤(0~20 cm)盐分含量最高,收获期土壤盐分分别为5.33和5.24 g·kg-1;秸秆还田、秸秆还田+有机肥、秸秆还田+有机肥+化肥配施处理盐分含量最低,收获期土壤盐分分别为5.0、4.58、4.73 g·kg-1.不同培肥措施0~10、10~20 cm土壤脱盐率分别为7.81%~20.70%、4.48%~16.96%,其中有机肥、秸秆还田与有机肥、秸秆还田+有机肥+化肥配施对促进盐分淋洗、抑制反盐的效果较好,土壤脱盐率分别为11.99%、18.83%、15.65%,以CK和单施化肥处理效果最差,分别为5.74%、6.37%.作物生育期内,不同培肥措施的土壤pH值变化差异不显著,但连续施用有机肥、有机肥+秸秆以及有机肥+秸秆还田+化肥配施耕层土壤pH值较CK处理降幅较大.与CK相比,不同培肥措施均显著提高耕层土壤碱解氮、有效磷的含量(P <0.05),其含量分别提高29.43%~93.14%、17.45%~161.84%;有机肥、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含量,分别为14.66%、13.36%和13.36%、17.35%.有机肥、秸秆还田、化肥三者配施均能显著提高向日葵产量,其中有机肥+秸秆还田+化肥处理对向日葵产量提高的最为显著,较CK增产44.41%.因此,在等氮素条件下,河套灌区应重视有机肥与化肥、有机肥与秸秆还田、有机肥与秸秆还田+化肥的配合施用,不仅可以培肥土壤、提高脱盐率,还可获得一定的高产.

  • 相关文献

[1]施用有机肥对土默川平原盐碱土土壤盐分及养分特征的影响. 张雅贞,李跃进,景宇鹏,李秀萍,史培,栗燕芳,卢旭东,连海飞,王庆蒙. 2019

[2]有机肥及其与化肥配施对紫花苜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白琳,成立新,李蕴华,凤英,岳林芳,常静,宝华,王志铭,于朝晖,李京淑. 2021

[3]河套灌区麦后复种饲料油菜养分吸收规律及施肥效应. 段玉,张君,景宇鹏,王博,郝云凤,赵娜. 2017

[4]内蒙古阴山北部丘陵区豆科牧草在农田培肥制中的作用. 杜刚强,曲志强,刘英杰. 1992

[5]内蒙阴山北麓旱薄地影响土壤供肥能力的主要肥分及培肥技术研究. 妥德宝,段玉,杨文跃. 1992

[6]种植绿肥作物对河套灌区盐碱土改良效果研究. 景宇鹏,张建中,李秀萍,杜二小,赵强,白勇兴,陈强,刘梅,伊风艳,赵沛义. 2019

[7]不同利用方式河套平原盐碱土盐分特征. 景宇鹏,李跃进,高娃,蔺亚莉,李秀萍,王文曦,张欣昕,狄彩霞. 2020

[8]不同调理剂对土壤性质及向日葵产量的影响. 曹巨峰,郝云风,赵娜,刘晓东,刘汉江,李晓红,马俊,韩东勋,王学敏. 2021

[9]内蒙古河套灌区中、低产田化肥合理施用技术研究. 崔志祥,樊润威,郜翻身,张三粉,姚一萍,崔艳,刘建平. 1999

[10]内蒙古地区化肥施用与肥分利用现状. 戴庆林,郑海春,王芬棠,朴明姬,索全义. 2000

[11]赤峰地区玉米秸秆还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郑伟,张丽妍,边丽梅,董吉,吉霍,剑锋,孟繁盛,慈艳华. 2014

[12]内蒙古黄土高原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特性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高日平,赵思华,高宇,韩云飞,任永峰,赵沛义. 2019

[13]秸秆还田对黄土风沙区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高日平,赵思华,刁生鹏,高宇,任永峰,赵沛义,袁伟,高学峰. 2019

[14]秸秆还田对盐碱地改良的研究进展. 张秀敏,高日平,康文钦,王伟妮,潘遵天,黄洁,高山明,于晓芳,景宇鹏. 2021

[15]不同小麦秸秆还田覆盖度对旱作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张婷婷,王丽芳,张德健,路战远,程玉臣,李福,刘战勇,敦惠霞. 2021

[16]内蒙古黄土高原秸秆还田对玉米农田土壤水热状况及产量的影响. 刁生鹏,高日平,高宇,任永峰,赵沛义,袁伟,高学峰. 2019

[17]秸秆还田条件下氮肥前移对玉米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高日平,赵沛义,韩云飞,刘小月,杜二小,高宇,任永峰,李焕春,张鹏,梁广荣. 2020

[18]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高日平,赵沛义,韩云飞,刘小月,高宇,杜二小,任永峰,李焕春,张鹏,梁广荣. 2020

[19]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田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张佳倩,李福,孙峰成,刘亚楠,王丽芳,张婷婷,且天真,张德健. 2022

[20]垄膜沟播与秸秆还田对内蒙古黄土高原玉米农田土壤水分、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 高日平,刘小月,杜二小,韩云飞,任永峰,高宇,赵沛义,李焕春,张鹏.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