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小麦辐射育种过程中辐射剂量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春盈 1 ; 张建周 1 ; 齐建双 2 ; 刘明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

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辐射育种;60Co-γ射线;辐射剂量;变异

期刊名称: 种子

ISSN: 1001-4705

年卷期: 2021 年 012 期

页码: 102-10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辐射育种可以快速创新种质资源,既是对常规育种的重要补充,也是常规育种难以代替的育种途径。本研究参考前人的研究结果,通过研究两年不同剂量的辐射处理对稳定春性、弱春性和半冬性小麦品种的影响,探索适宜的辐射剂量。结果表明,通过对小麦辐射过程中剂量的研究,成功获得一批优良的小麦品系,且证实了不同的小麦稳定品种适宜辐射剂量存在差异。在确定不同小麦品种的适宜剂量时,既要考虑到环境因素对辐射的影响,更要考虑到不同品种对辐射的敏感性差异。建议初次辐射时直接给予大于300 Gy的辐射处理,其中对冬性品种的辐射剂量应在320 Gy以上,春性、弱春性品种在310 Gy左右。同时,可以将辐射后田间出苗率40%作为衡量辐射育种中辐射剂量是否可行的参考依据。

  • 相关文献

[1]三元能量导入冬小麦幼龄种子的遗传变异研究. 朱保本,孙琦. 1995

[2]大麦DNA导入小麦诱导抗白粉病变异的研究. 阎新甫,刘文轩,王胜军,胡学义,王西成. 1992

[3]小麦秆锈菌新小种Ug99及其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达龙珠,燕照玲. 2011

[4]小麦秆锈菌新小种Ug99及其抗病育种研究进展(英文). 达龙珠,燕照玲,刘毓侠,刘文轩. 2012

[5]西瓜品种果实性状的变异性及主成分和聚类分析. 赵卫星,李晓慧,徐小利,常高正,梁慎,康利允,高宁宁. 2017

[6]大豆微核心种质蛋白亚基含量变异的分析. 简爽,卢为国,文自翔,李海朝,袁道华,李金英,张辉,叶永忠. 2012

[7]河南部分优异玉米地方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变异研究. 唐保军,王利锋,程泽强,丁勇,李会勇. 2009

[8]快中子辐射诱变K326突变体库的创建及初步分析. 平文丽,金立锋,张小全,李正风,李雪君,张林,孙计平,孙焕,丁燕芳,俎焕新,李旭辉,侯咏,王燃. 2018

[9]河南小麦推广品种和后备品种抗叶锈病鉴定与评价. 何文兰,宋玉立,杨共强,徐飞,李亚红. 2012

[10]控失BB肥在小麦上应用效果初报. 孙克刚,李玉顺,和爱玲,张运红,顾朝晖,岳艳军,冯梦喜. 2014

[11]应用MAXENT模型评价我国麦红吸浆虫分布初报. 武予清,郁振兴,陈华爽. 2010

[12]小麦红吸浆虫唾腺EST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段云,武予清,蒋月丽,苗进,吴仁海. 2010

[13]不同保水剂用量旱地小麦增产效应及降水利用率研究. ^A武继承^B1^D1%^A潘晓东^B2^D2%^A褚小军^B3^D3. 2004

[14]不同耕作与保墒措施对小麦、玉米周年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YANG Yong-hui,杨永辉,WU Ji-cheng,武继承. 2014

[15]小麦蒙头水对耗水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方保停,邵运辉,岳俊芹,李向东,秦峰,王汉芳,张德奇,吕凤荣. 2012

[16]黑光灯诱集麦红吸浆虫成虫的数量及性比的变化. 陈华爽,郁振兴,苗进,武予清,段云,蒋月丽,都振宝. 2010

[17]航天诱变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林作楫,雷振生,吴政卿,揭声慧,杨会民. 2005

[18]小麦与小麦粉改良若干问题探讨. 林作楫,雷振生,王美芳,吴政卿. 2006

[19]小麦和花生利用磷形态差异的研究. 寇长林,王秋杰,张福锁,任丽轩. 1999

[20]不同补灌量对小麦产量和灌水利用的影响研究. 武继承,杨永辉,王洪斌.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