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贵州高海拔山区杂交水稻叶龄模式栽培的技术效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江学海 1 ; 吕洪高 2 ; 周维佳 1 ; 罗德强 1 ; 张建富 3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2.贵州省普安县罐子窑镇农业服务中心

3.贵州省普安县农业局经作站

关键词: 杂交水稻;高海拔山区;叶龄模式;技术效果

期刊名称: 种子

ISSN: 1001-4705

年卷期: 2006 年 25 卷 09 期

页码: 53-5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贵州高海拔(1 660 m)冷凉山区,通过对水稻栽培措施中的栽插密度、单穴栽插基本苗数、生育前后期按不同比例施肥(控制总N量相同)进行田间试验,发现密度为27.0万/hm2,生育前后期施N肥比例为6∶4的栽培措施能显著提高单产,而单穴栽插基本苗数对产量贡献不显著。引进杂交水稻按叶龄模式进行大田管理的栽培技术示范,产量增幅在71.0%~214.8%之间,总结出的水稻叶龄模式栽培技术适应贵州高海拔山区。

  • 相关文献

[1]高蛋白优质高产多抗杂交水稻新组合汕优联合2号的选育. 王际凤,赵春江,王利文. 2003

[2]贵州省一季中稻区杂交水稻的产量潜力与粮食安全. 黄宗洪. 2005

[3]中早熟杂交水稻新品种安优136高产栽培技术. 姜萍,杨占烈. 2013

[4]高产稳产杂交水稻新组合协优385. 杨占烈,向关伦,甘雨,黄宗洪,潘建慧,郭慧. 2012

[5]从贵州省杂交水稻的产量潜力看粮食安全. 黄宗洪. 2007

[6]杂交水稻耐寒恢复系G406选育及特性. 周乐良,伍祥,石邦志,陈文强. 2011

[7]杂交水稻新组合川香优569高产制种技术. 梁自顺,张上都,伍祥,彭菊,石邦志,陈文强,周乐良. 2015

[8]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奇优546的选育. 张上都,伍祥,彭菊,石邦志,周乐良,陈文强. 2015

[9]以提高生物产量为途径选育杂交水稻新组合. 杨胜荣,黄宗洪,向关伦,甘雨,杨占烈,潘建慧,郭慧. 2010

[10]优质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Y两优585. 张上都,伍祥,彭菊,石邦志,周乐良,陈文强. 2018

[11]杂交水稻光合作用以及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鄢小青,阮仁超,陈惠查,黎小冰,焦爱霞,谭金玉,陈能刚. 2017

[12]中籼早熟杂交稻茂优601的栽培技术. 向关伦,李其义,周维佳,黄宗洪,罗德强,朱星陶,廖昌礼. 2007

[13]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G优298. 张上都,焦爱霞,彭菊,伍祥,石邦志,周乐良,陈文强. 2015

[14]抗稻瘟病不育系安丰A在贵州的特征特性及高产繁殖技术. 吴健强,姜萍,杨占烈,向关伦,甘雨. 2014

[15]三系杂交籼稻新组合锋优308. 陈锋,严宗卜,阮仁超,陈惠查,涂敏,陈能刚. 2013

[16]不同生态类型杂交水稻品种的产量及物质生产特性. 李敏,罗德强,江学海,周维佳,姬广梅,王学鸿,李树杏,王丽丽,彭菊. 2015

[17]杂交水稻超高产精确施肥研究及示范效果. 罗德强,江学海,周维佳,涂丹. 2009

[18]杂交水稻新品种健优388的选育. 甘雨,龚德华,杨占烈,贾先勇,向关伦,黄宗洪,潘建慧. 2012

[19]水稻三系不育系香209A的选育与配组表现. 潘建慧,杨占烈,向关伦,甘雨,黄宗洪. 2010

[20]杂交水稻‘协优385’主要产量构成因子与产量的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 向关伦,杨占烈,甘雨,郭慧.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