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温度和初始密度比对2种微藻生长竞争的影响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卓 1 ; 李晓莉 2 ; 陶玲 2 ; 彭亮 2 ; 代梨梨 2 ; 李谷 2 ;

作者机构: 1.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舟形藻;铜绿微囊藻;温度;初始密度比;种间竞争

期刊名称: 西北植物学报

ISSN: 1000-4025

年卷期: 2019 年 009 期

页码: 1670-167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探究不同温度和初始密度比对舟形藻和铜绿微囊藻生长竞争的影响,该研究设计不同温度梯度(10、15、20、25、30和35℃)和舟形藻与铜绿微囊藻不同初始密度比(1∶10、1∶1、10∶1),研究不同条件对2种微藻生长竞争的影响.结果表明:(1)单种培养条件下,随温度升高,舟形藻细胞密度呈现先增后减趋势,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最大藻细胞密度为3.883*10~5个/mL;铜绿微囊藻细胞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35℃达到最大值(4.813*10~6个/mL).(2)混合培养条件下,温度和初始密度比对两者生长均产生影响,舟形藻对铜绿微囊藻的竞争能力随舟形藻初始密度增大而增强,温度25℃、初始密度比10∶1处理条件下,舟形藻对铜绿微囊藻生长抑制作用最为明显.(3)根据Lotka-Volterra竞争模型推断,高温(30~35℃)条件下,铜绿微囊藻占有优势;低温(10~20℃)条件、初始密度比为1∶10的舟形藻与铜绿微囊藻稳定共存;初始密度比为1∶1和10∶1时舟形藻占有优势,且在舟形藻最适生长条件(25℃)下两者不稳定共存.

  • 相关文献

[1]温度和初始密度比对两种微藻生长竞争的影响. 王卓,李晓莉,陶玲,彭亮,宋超峰,代梨梨,李谷. 2019

[2]铜绿微囊藻和小球藻对水环境pH的影响. 苏发文,高鹏程,来琦芳,么宗利,陆建学,周凯,仲启铖,郑亮,王慧. 2016

[3]温度对两种蓝藻种间竞争的影响. 陈家长,孟顺龙,胡庚东,瞿建宏,吴伟,范立民,马晓燕,裘丽萍. 2010

[4]温度和起始密度比对舟形藻和小球藻生长和竞争的影响. 李晓莉,陶玲,代梨梨,彭亮,李谷. 2021

[5]温度对普通小球藻和鱼腥藻生长竞争的影响. 王菁,裘丽萍,孟顺龙,范立民,宋超,陈家长. 2014

[6]海水中舟形藻对Q235碳钢腐蚀行为的影响. 林梦晓,张杰,胡秀华,杨东方,侯保荣. 2019

[7]舟形藻对钢筋混凝土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刘克,张杰,李焰,徐会会,曾宇翔. 2021

[8]脉冲放电对铜绿微囊藻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王翠华,吴彦,李国锋. 2010

[9]铜绿微囊藻对WSSV潜伏感染对虾的致死效应. 曹煜成,徐煜,黄小帅,胡晓娟,李卓佳,李凡,陈勇贵,文国樑. 2018

[10]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南太湖入湖口产毒微囊藻. 刘洋,胡佩茹,马思三,叶金云. 2016

[11]盐碱水中地衣芽孢杆菌抑制铜绿微囊藻生长研究. 周成夷,么宗利,来琦芳,袁春营,高鹏程,陆建学,李燕,周凯,刘一萌,孙真. 2023

[12]侧孢芽孢杆菌的抑藻效应及对养殖水体中蓝藻水华的生态防控. 王琼,瞿建宏,张骞月,吴伟. 2013

[13]化感作用与养殖池塘中铜绿微囊藻的防治. 马晓燕,陈家长. 2006

[14]枯草芽孢杆菌对铜绿微囊藻抑制效果的研究. 张睿,王广军,李志斐,郁二蒙,夏耘. 2015

[15]侧孢芽孢杆菌对铜绿微囊藻生长胁迫的研究. 王琼,吴伟,季丽. 2014

[16]印度小竹节草的生物修复潜力研究. 姜娓娓,毛玉泽,房景辉,杜美荣,隋海东,李敏,方建光. 2015

[17]等离子体反应器结构与电极参数对灭藻效果的影响. 王翠华,沈新强,吴彦. 2009

[18]芽孢杆菌防控水产养殖中蓝藻水华的研究进展. 张睿,王广军. 2014

[19]脉冲放电对铜绿微囊藻灭活效果研究. 王翠华,李国锋,李杰,吴彦. 2009

[20]溶藻菌CZBC1在氯化物型盐碱水中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藻效果研究. 胡晓娟,杨铿,文国樑,苏浩昌,许云娜,徐创文,徐煜,徐武杰,曹煜成.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