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游离小孢子培养诱导胚状体再生植株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钟维瑾 1 ; 方光华 1 ; 唐克轩 1 ; 张智奇 1 ; 俞妙娟 1 ;

作者机构: 1.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游离小孢子;振荡培养;胚状体;再生植株

期刊名称: 上海农业学报

ISSN: 1000-3924

年卷期: 1990 年 04 期

页码: 11-16

摘要: 本文以甘蓝型冬油菜为料材,对游离小孢子培养诱导胚状体成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游离小孢子培养25天就可见到多种类型的胚状体;振荡培养有利于胚状体的生长发育,子叶型胚频率较高;在相同培养条件下,游离小孢子胚状体成苗频率取决于胚状体的类型。本文还对花粉小孢子胚的发生、分化作了较详细的形态学观察。

  • 相关文献

[1]甘蓝型油菜花药诱导胚状体成苗. 钟维瑾. 1987

[2]高秆野生稻(Oryza alta L.)叶片组织培养中通过胚状体获得再生植株. 倪文津,程方民,张建军. 2007

[3]温度对甘蓝型油菜花粉胚状体的诱导及其类型的影响. 钟维瑾,方光华,唐克轩,张智奇,俞妙娟. 1990

[4]大麦游离小孢子的活力与耐盐性. 刘成洪,何婷,王亦菲,郭桂梅,高润红. 2014

[5]水稻游离花粉培养的高频率再生植株. 王光远,刘培,刘明华,高小彦,夏镇澳,沈革志. 1995

[6]嘉定白蒜茎尖脱毒技术研究. 杜永芹,朱建忠,沈卫平. 2004

[7]水稻幼穗继代培养体细胞无性系的性状变异. 范惠琴,杨竹平,席佩君,褚启人. 1992

[8]毒莠定对郁金香愈伤组织诱导及胚状体产生的影响. 周音,张智奇,张建军,顾佳清. 2011

[9]青花菜和甘蓝下胚轴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 钟仲贤,李贤. 1994

[10]葡萄未熟胚的胚状体诱导和再生植株. 李世诚,堀内昭作,望岡亮介. 1992

[11]玉米小孢子培养再生植株的移栽及倍性评估. 陆瑞菊 ,王亦菲 ,孙月芳 ,周润梅 ,黄剑华. 2005

[12]茄子子叶下胚轴离体再生体系建立. 龚静,褚云霞,许爽,查丁石. 2011

[13]秋水仙碱对大麦离体培养小孢子存活与成苗的影响. 陆瑞菊,黄剑华,孙月芳,王亦菲,周润梅. 2001

[14]荔枝愈伤组织诱导及其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初报. 苏明申,林顺权,陈振光,俞长河,吕柳新. 2004

[15]青花菜(Brassica oleracea var.italica)下胚轴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 钟仲贤,李贤. 1993

[16]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花药培养中若干因素对花粉胚状体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影响. 钟维瑾,方光华,唐克轩,张智奇,俞妙娟. 1990

[17]甘蓝型油菜双低隐性核不育杂交种向农07选育. 王伟荣,杨立勇,李延莉,蒋美艳,孙超才. 2013

[18]甘蓝型低芥酸,低硫甙油菜新品种"泸油12"的选育. 孙超才,陈银华. 1999

[19]与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rf基因连锁标记的开发. 杨立勇,刘灶长,周熙荣,王伟荣,李延莉,蒋美艳,孙超才. 2011

[20]甘蓝型油菜基因组与花色遗传研究进展. 朱吉风,张俊英,杨立勇,蒋美艳,江建霞,李延莉,王伟荣,周熙荣.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