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有机肥替代对土壤理化性状及产量的综合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忠赞 1 ; 迟凤琴 1 ; 匡恩俊 1 ; 张久明 1 ; 宿庆瑞 1 ; 张一雯 1 ; 刘亦丹 1 ;

作者机构: 1.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环境资源研究所黑龙江省土壤环境与植物营养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黑土;有机肥替代;土壤容重;孔隙度;三相比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19 年 S1 期

页码: 153-16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研究有机肥替代氮肥对土壤理化性状及产量的变化,以黑土为试验对象进行大田试验,设置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单施有机肥(OM)、有机肥+化肥(OM100)、有机肥+氮肥减施30%(OM70)、有机肥+氮肥减施50%(OM50) 6个处理,于2018年取样,应用常规试验方法系统分析不同处理条件下土壤理化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有机肥替代可显著降低土壤容重,显著提高土壤田间持水量,提高土壤毛管孔隙度。单施有机肥和有机肥替代能显著提高气相比例,降低土壤液相;对比单施化肥,短时间施用有机肥替代,土壤有机质提升不明显,外源有机物进入土壤对土壤物理性状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适度有机肥替代,能够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维持作物产量。

  • 相关文献

[1]黑土长期定位原状土壤搬迁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迟凤琴,孙炜,匡恩俊,张久明,宿庆瑞,周宝库,张凤彬. 2014

[2]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研究有机肥替代对土壤养分及产量的影响. 杨忠赞,迟凤琴,隋虹均,匡恩俊,张久明,宿庆瑞,张一雯,刘亦丹. 2021

[3]有机肥替代化肥不同比例对黑土土壤微生物学性质及春麦产量品质的影响. 丁维婷,房静静,武雪萍,张继宗,张久明,张军政,刘亦丹,宋霄君,李婧妤,郑凤君,张孟妮,刘晓彤. 2021

[4]多年生混播草坪土壤物理性质的研究. 石风善. 2004

[5]黑土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冻土分割搬迁后土壤融合效果评价. 匡恩俊,迟凤琴,张久明,宿庆瑞,周宝库,高中超,朱宝国. 2018

[6]耕作方式对大豆田土壤水分及容重的影响. 赵泽松,黄琰,马春梅,龚振平,杨悦乾,宋秋来,董守坤,张磊. 2010

[7]初期保护性耕作和秸秆还田对土壤物理特性及大豆玉米产量的影响. 林蔚刚,吴俊江,董德健,钟鹏,王金生,周全. 2010

[8]保护性耕作对贫瘠型黑土区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马星竹,周宝库,张喜林,魏丹,张丽莉. 2009

[9]深松对黑土区土壤物理性质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马星竹. 2020

[10]黑土区深松改土对玉米产量形成和土壤性状的影响. 王俊河,郝玉波,姜宇博,钱春荣,于洋,宫秀杰,李梁. 2014

[11]不同利用方式紫花苜蓿地土壤含水量和容重的比较研究. 高超,张月学,陈积山,邸桂俐,潘多锋. 2015

[12]不同栽培技术对大豆土壤水分、容重及产量的影响. 石绍河,肖佳雷,刘宝海,符强,薛英会,刘立超,王贵江,李炜. 2011

[13]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土壤物理性状的研究. 张磊,王玉峰,陈雪丽,马春梅,龚振平. 2010

[14]机械深松对土壤容重和机械组成的影响. 顾鑫,任翠梅,王丽娜,杨丽,姚雪,齐国超,韩冰,刘洋. 2018

[15]深松对半干旱区土壤蓄水能力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高盼,刘玉涛,王宇先,杨慧莹,徐莹莹,王俊河. 2016

[16]黑龙江早熟地区深松对玉米产量及土壤状态的影响. 杨耿斌,刘兴焱,王立春,何长安,纪春学,王辉,张恒,毛彦芝. 2014

[17]影响黑土中有机物料分解因素的研究. 迟凤琴. 2004

[18]黑土中富里酸亲水组分光谱特性的研究. Wei Dan,魏丹,张军政,Zhang Jun-zheng,Li Yan-ping. 2012

[19]长期施肥对黑土养分状况变化的影响. Zhou Baoku,周宝库. 2012

[20]长期施肥对黑土肥力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周宝库,张喜林.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