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14份引进美国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及应用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新 1 ; 鲁晓民 1 ; 曹丽茹 1 ; 张前进 1 ; 魏昕 1 ; 郭金生 1 ; 王振华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配合力;遗传力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20 年 08 期

页码: 27-31

摘要: 为加快玉米育种机械化进程,筛选早熟、耐密、脱水快、宜机收玉米新种质至关重要,本研究以14份引进美国玉米自交系为材料,采用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11个玉米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及其群体遗传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IRF315可提高组合的产量,IRF313-1、IRF313-2、B103等自交系能使组合株高穗位降低,PHG7、PHK76、PHW43、PHJ89、3IBI3、B103、PHJ40等自交系能使组合脱水速率加快,这些系可在生产上加以利用;IRF313-1×郑718、IRF315×郑58组合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有一定的增产潜力;在育种工作中,株高等4个性状宜进行早代选择,而穗粗等4个性状宜进行晚代选择。

  • 相关文献

[1]含有玉米远缘种质的自交系配合力分析及应用评价. 王振华,张前进,张新. 2007

[2]常用玉米自交系优势类群划分及种质创新. 张新,王义波,王振华,王永普. 2000

[3]辣椒产量相关性状配合力及其遗传效应分析. 韩娅楠,常晓轲,程志芳,张涛,姚秋菊. 2021

[4]花生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殷冬梅,张新友,崔党群. 2005

[5]几个小麦品种(系)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赵献林,康明辉,任明全,陈时良. 1995

[6]十个加工辣椒恢复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 常晓轲,董晓宇,韩娅楠,程志芳,朱伟岭,姚秋菊. 2023

[7]6个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分析及应用评价. 张前进,王振华,张新. 2008

[8]玉米自交系遗传距离及其与杂种优势关系的初步研究. 郑永战. 1993

[9]玉米自交系生理指标与抗旱性及复水恢复能力的关系研究. 黄保,鲁晓民,周波,王延召. 2019

[10]428份玉米自交系籽粒脱水速率的比较分析. 贾腾蛟,李平芳,王利锋,张艳丽,李晶晶,曹言勇,马娟,李会勇. 2019

[11]基于DUS测试性状的黄淮海地区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 豆丹丹,孙建军,郭玉玺,王德新,郭新海,丁超明. 2023

[12]优良玉米自交系浚313的选育及应用. 章慧玉,张守林,王良发,赵博,张素娟,李长建,张志方,徐国举. 2022

[13]玉米核心自交系的抗逆性评价研究. 张志方,王良发,张守林,赵博,靳海蕾. 2023

[14]利用玉米自交系间遗传距离预测杂种优势可行性分析. 郑永战,汪红. 1995

[15]新选优良玉米自交系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李丽华,魏昕,潘光堂,唐保军,丁勇,赵发欣. 2009

[16]优良玉米自交系8085泰(BT1)的特征特性及应用. 魏良明,王振华,郭书磊,张新,张前进,曹丽茹,魏昕,郭金生,鲁晓民. 2021

[17]4个CIMMYT玉米群体不同轮次的一般配合力分析. 张前进,陈彦惠,王振华,张新,张世煌,李明顺,魏昕. 2008

[18]玉米自交系籽粒脱水相关性状配合力分析. 张凤启,张君,丁勇,赵发欣,穆心愿,齐建双,谷利敏,马智艳,夏来坤,唐保军. 2019

[19]外引玉米种质抗粗缩病配合力分析. 金柳艳,李明顺,鲁晓民,杨硕,孔晓民,石洁. 2017

[20]12份外引玉米种质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 张前进,鲁晓民,李明顺,王育红,魏峰,张桂阁,魏昕,曹丽茹,郭金生,郭书磊,张新,王振华.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