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山西临汾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田地下害虫种群在土壤中的迁移规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陆俊姣 1 ; 董晋明 1 ; 任美凤 1 ; 李霞 1 ; 武宇鹏 1 ; 李大琪 1 ; 马恩波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大学应用生物学研究所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临汾市农业委员会;太原科技大学

关键词: 地下害虫;上移;下潜;垂直移动;迁移规律;季节性变化

期刊名称: 昆虫学报

ISSN: 0454-6296

年卷期: 2017 年 60 卷 09 期

页码: 1046-105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明确地下害虫种群随季节变化在土壤中上下迁移的活动规律,为其综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五点取样法,在山西省临汾市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田分层挖土,调查金针虫、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种群随不同季节的土中分布,并分析其与土壤温湿度及环境的关系。【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地下害虫种群迁移总体呈现出每年3月中旬至4月上旬上移,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下潜的规律。不同种类地下害虫在土壤中的迁移时间、分布深度以及活动范围等均不同。春季随着温度升高,上移时间的早晚依次为金针虫、蛴螬、蝼蛄;而当晚秋温度降低时,下潜顺序则相反。冬季低温时,地下害虫下潜深度多在地下20 cm以下;而夏季高温时,地下害虫下潜深度多在地下10~20 cm之间,同一种类地下害虫越冬比越夏下潜得更深。从不同种类地下害虫全年垂直活动范围来看,蛴螬活动的土层范围较浅薄,蝼蛄活动的土层较深厚,越冬时下潜的深度也最深。【结论】不同类群地下害虫在土壤中的迁移规律不同,在周年活动中均存在着上下往返迁移。

  • 相关文献

[1]2种不同枣园刺吸式口器害虫群落构成和季节性变化. 杜学梅,赵爱玲,王海香,李登科,王永康,隋串玲,曹彦清,任海燕. 2012

[2]小麦田地下害虫幼虫的空间分布型与抽样技术. 陆俊姣,任美凤,李大琪,李霞,史高川,董晋明. 2021

[3]山西临汾灯诱地下害虫种类组成及优势种群发生动态. 陆俊姣,任美凤,李大琪,武宇鹏,孙佩佩,董晋明. 2020

[4]山西省地下害虫发生情况及其防治措施. 杨秀丽,赵飞,李捷. 2011

[5]麦拌灵(30%甲柳·酮乳油)防治小麦地下害虫及苗期病虫害田间药效试验. 尹青云,马爱萍,乔合心,谢咸升,卫玲. 1999

[6]山西运城小麦和玉米苗期地下害虫调查与防控技术研究. 赵荣华,史高川,董晋明,温银元,陆俊姣,刘俊莲. 2013

[7]山西省玉米地下害虫优势种群及防治. 赵荣华,董晋明,陆俊姣,李霞,史高川,王慧,刘俊莲. 2014

[8]小麦不同生育期地下害虫为害程度与其虫口密度的关系. 许向利,李艳红,李怡萍,仵均祥,陆俊娇. 2012

[9]晋南棉田地下害虫的优势种类及为害研究. 史高川,石跃进,董晋明,杨苏龙,张为民,陆俊娇,席凯鹏,张好平. 2015

[10]山西省农田地下害虫优势种群分布及其为害程度的调查研究. 董晋明,赵荣华,陆俊姣,李霞,史高川,王慧,刘俊莲. 2014

[11]晋南棉田地下害虫的发生程度与棉苗危害的关系. 史高川,石跃进,杨苏龙,张为民,席凯鹏,张好平. 2015

[12]生物熏蒸对棉田地下害虫及土传病害的影响. 张丽萍,魏明峰,刘珍,范巧兰,张贵云.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