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侯荷亭 1 ; 侯丽娟 1 ; 张克强 1 ; 王良群 1 ; 侯旭东 1 ; 仪治本 1 ; 袁爱萍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
关键词: 高粱;新胞质雄性不育;创新体系;遗传机制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科学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01 年 2 卷 02 期
页码: 6-11
摘要: 通过6年10代南北育种,对征集的1000份国内外种质资源、育种试材进行大量测交育性鉴定,建立了 A_1至A_7七种胞质恢保体系,进一步拓展和丰富了高粱杂种优势利用的基因型范围,培育出 A_1至 A_7七种胞质雄性不育系30多个系列和新胞质杂交种。通过对 A_1、A_2、A_3、A_5、A_6型五种胞质不育的育性恢复基因的遗传机制的研究,找到了 A_1、A_2、A_5、A_6胞质不育恢复基因的差异和有许多共同恢复系和保持系的原因。研究并分析了 A_3胞质不育杂交种 F_2分离比率和 A_3不育系育性恢复基因的遗传方式,发现了 A_3胞质不育系小花不败育,培育出矮秆、穗大粒多、配合力强、育性又非常稳定的一批 A_3型不育系。找到了优点多、实用价值大、长期科学实践中难恢复的不育系——A_3不育系的恢复系,进一步配制出 A_3杂交种并转育了一大批 A_3恢复系后代材料。
- 相关文献
[1]高粱新胞质雄性不育遗传机理及三系配套的研究. 侯荷亭,侯丽娟,仪治本,侯旭东,袁爱萍. 2001
[2]高粱雄性不育遗传机制研究进展. 赵威军. 2004
[3]山西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探讨. 程慧,朱俊菲,杜学梅,贺晋瑜,李亮,雷晓霞. 2013
[4]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对山西的启示. 冀宪武,邢亚静,赵永胜,张志力,陈晓冬,解睿. 2012
[5]关于构建山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思考. 李毛元,冀宪武. 2012
[6]高粱种质资源不同贮藏年份的生活力及生理特性研究. 乔燕祥,周建萍,温琪汾,赵卫红. 2012
[7]晋杂18号高粱杂交制种技术. 杨伟,王呈祥,白志良,刘勇. 2005
[8]新型A3细胞质雄性不育系SX-1A的创制与饲草高粱晋草1号的选育. 张福耀. 2004
[9]山西省酿造专用高粱品种的开发应用. 吕慧卿. 2004
[10]高粱杂交种晋杂18号的特点及配套栽培技术. 杨伟. 2004
[11]国内外优异高粱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 张桂香. 2004
[12]高粱重要农艺性状的分子标记基因定位研究进展. 梁小红. 2004
[13]高粱穗部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张桂香. 2004
[14]体细胞克隆变异在高粱改良中的应用. 王良群. 2004
[15]高粱杂种优势利用及存在问题与展望. 柳青山. 2004
[16]高粱细胞质雄性不育研究进展与展望. 程庆军. 2004
[17]优质饲料高粱的饲喂效果及市场潜力. 李团银. 2004
[18]高粱无融合生殖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 平俊爱. 2004
[19]无融合生殖研究及其在高粱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张福耀,平俊爱,程庆军,杜志宏,牛天堂. 2000
[20]高粱SSA-1无融合生殖特性及其遗传分析. 张福耀,孟春刚,阎喜梅,郑晋波,平俊爱,王立新,韦耀明,牛天堂,吴树彪. 199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新形势下山西省玉米生产现状及产业升级的必要性探析
作者:袁斌;郭建文;权彪;侯旭东;马涌
关键词:玉米;生产现状;产业升级;必要性;山西省
-
青贮玉米无公害高产种植研究
作者:郭建文;马涌;侯旭东;袁斌
关键词:高产种植;种植技术;青贮玉米
-
航天育种及在高粱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刘勇;杨伟;郝艳芳;张晓娟;王良群;张微;白鸿雁;武擘
关键词:航天育种;高粱;应用研究
-
高粱幼嫩叶段愈伤诱导与植株再生
作者:郝艳芳;王良群;刘勇;张微;杨伟;白鸿雁;武擘
关键词:高粱;幼嫩叶段;愈伤诱导;分化
-
农杆菌介导高粱遗传转化的相关因素优化
作者:张微;王良群;刘勇;郝艳芳;杨伟;白鸿雁;武擘
关键词:高粱;农杆菌;遗传转化;愈伤组织
-
高粱幼叶细胞悬浮系的建立
作者:郝艳芳;王良群;刘勇;张微;杨伟;白鸿雁;武擘
关键词:高粱;细胞悬浮系;活细胞率;近圆细胞率;细胞密度
-
糯玉米合理种植密度试验研究
作者:阎昊;郭建文;马涌;袁斌;侯旭东;李春艳
关键词:糯玉米;种植密度;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