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卢丽 1 ; 周承哲 1 ; 徐凯 1 ; 张孟聪 1 ; 温圣菁 1 ; 段淋渊 2 ; 田采云 1 ; 石碧滢 1 ; 张波 2 ; 郭玉琼 1 ;
作者机构: 1.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
2.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叶用枸杞茶;感官评价;代谢组学;滋味;差异代谢物;多元统计分析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1002-6630
年卷期: 2024 年 007 期
页码: 191-201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26个品种(系)叶用枸杞芽叶干样及鲜叶为材料,采用感官评价和代谢组学技术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对其感官品质和代谢物进行分析。感官评价结果表明,叶用枸杞芽叶干样滋味醇厚、鲜爽、有甜味;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结果显示,叶用枸杞芽叶中共鉴定出879种代谢物,包括氨基酸及其衍生物、黄酮类、酚酸类、糖类、核苷酸及其衍生物、木脂素和香豆素、生物碱、萜类、有机酸、脂质10类。根据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模型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筛选出211种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亚油酸代谢、类黄酮生物合成、黄酮和黄酮醇生物合成、苯丙醇生物合成、半乳糖代谢等代谢通路,此外还发现,氨基酸及其衍生物、黄酮、糖类和脂类是区分不同品种(系)叶用枸杞芽代谢物的重要组分。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least?squares?regression,PLSR)分析表明,表儿茶素、异槲皮素、芦丁等26种代谢物共同影响叶用枸杞茶醇、厚、鲜、甜和苦等滋味。感官评价结合PLSR分析结果表明,‘宁杞菜1号’‘宁杞9号’、Z90、Z68、Q3、Q6-13和Z48 7种叶用枸杞具有感官品质较好且滋味物质丰富的特点。
- 相关文献
[1]代谢组学技术在母牛围产期营养代谢病研究中的应用. 王建东,梁小军. 2023
[2]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研究枸杞多糖对雏鸡免疫抑制的拮抗机制. 王建东,唐玉林,王敏,张宝锁,杨富强,高海慧,于洋,郭延生,梁小军. 2022
[3]基于代谢组学探讨犊牛失明原因. 王建东,唐玉林,郭亚男,高海慧,侯鹏霞,于洋,郭延生. 2023
[4]宁夏枸杞鲜果感官评价与仪器分析及其相关性研究. 黄婷,万世园,秦垦,刘俭,张波,何昕儒,段淋渊,戴国礼,田军.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60Co-γ射线辐照对4种枸杞穗条的诱变效应
作者:王嘉栋;冯凯;杨松波;张波;段淋渊;张丹丹;张子呈;李翔
关键词:60Co-γ射线;枸杞;成活率;耐受性;诱变效应
-
基于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比较不同制茶工序下枸杞芽茶代谢物的变化
作者:魏佳仪;米佳;张波;王思玉;葛鑫宇;金波;罗青;张渌淘;禄璐;闫亚美
关键词:枸杞芽茶;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加工工序;多酚;代谢途径
-
修剪方式对'宁杞7号'枸杞品质与产量的影响
作者:何昕孺;王玉静;张波;黄婷;段淋渊;王亚军;曹有龙;戴国礼;秦垦
关键词:枸杞;‘宁杞7号’;修剪方式;产量;果实品质
-
金莲花基因组Survey分析
作者:陈虞超;郭威;王亮;张波;袁媛;郭生虎
关键词:金莲花;基因组Survey分析;基因组大小;杂合度;SSR
-
不同单株枸杞芽叶茶风味品质分析
作者:潘冠均;封娇;段淋渊;张炫鹂;戴国礼;帅平;秦垦;郝志龙;张波
关键词:枸杞芽叶茶;挥发性成分;生化成分;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TOF-MS);香气活度值(OAV)
-
93份叶用枸杞农艺性状分析及综合评价
作者:张波;段淋渊;秦垦;戴国礼;田武学;何昕孺;黄婷
关键词:枸杞属;种质资源;农艺性状;隶属函数;综合评价
-
采前喷施不同种类钙肥对枸杞鲜果留树期及采后品质的影响
作者:黄婷;万如;白雅楠;李巨秀;闫亚美;何昕孺;张波;秦垦
关键词:采前喷施;枸杞鲜果;钙肥;留树期;果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