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杂交油菜黔油22号在黔西县的高产栽培模式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代文东 1 ; 黄泽素 1 ; 吴剑翘 2 ; 唐容 1 ; 李德珍 1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油料研究所

2.贵州省黔西县种子站

关键词: 杂交油菜;栽培模式;黔油22号

期刊名称: 贵州农业科学

ISSN: 1001-3601

年卷期: 2009 年 37 卷 10 期

页码: 45-4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提高优质杂交油菜黔油22号单位产量,加速该优异成果的大面积转化,采用4因子5水平通用旋转回归组合设计,研究了黔油22号产量与栽培因素(N、P、K、密度)间的关系,建立了各因素与产量的回归数学模型,并进行了高产栽培优化方案分析,结果表明,黔油22号在黔西县产量达到200 kg/667m2以上的优化栽培方案:纯N 20.13~22.00 kg/667m2,P2O511.95~12.94 kg/667m2,K2O 16.20~19.80 kg/667m2,移栽密度为9 040~9 935株/667m2。该技术方案对黔西县大面积生产黔油22号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当地的土壤条件及栽培水平作适当调整。

  • 相关文献

[1]杂交油菜黔油22号在遵义县的高产栽培模式. 代文东,黄泽素,杨晓容,钟永先,唐容,曾兵,李德珍. 2010

[2]杂交油菜“黔油22号”高产制种模式研究. 代文东,黄泽素,曾兵,唐容,李德珍. 2012

[3]不同耕作方式和移栽密度对黔油22号生产效益的影响. 曾家玉,代文东,喻盛莲. 2014

[4]杂交油菜黔油22号免耕栽培模式研究. 王少铭,黄泽素,代文东,唐容,李德珍. 2014

[5]杂交油菜黔油22号稀植栽培的模式研究. 邱兴,黄泽素,杨晓容,代文东,曾家玉,邹成华,唐容,李德珍. 2011

[6]杂交油菜黔油22号氮素运筹研究. 代文东,黄泽素,唐容,李德珍. 2009

[7]杂交油菜黔油22号稀植栽培模型的构建. 代文东,黄泽素,唐容,杨晓容,李德珍. 2012

[8]不同种植密度对杂交油菜黔油22号的影响. 李德珍,唐容. 2011

[9]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22号的丰产稳产性分析. 唐容,黄泽素,代文东,李德珍,王少铭. 2013

[10]两个油菜新品种不同耕作方式与种植密度的产量表现. 李明举,陈德珍,冯泽蔚,冯文豪,饶勇. 2014

[11]杂交油菜黔油22号稀植栽培生理特性研究. 代文东,黄泽素,唐容,李德珍,王少铭. 2013

[12]油菜单产200~250kg/667m~2的生育模式及控制技术研究. 侯国佐,张瑞茂,赵继献,程尚明. 2000

[13]杂交油菜益油1号直播密度试验. 王燕玲,张莹,罗绮霞,钟永先,张瑞茂. 2013

[14]双低高油分杂交油菜盛湘油9号的选育. 侯燕,侯剑,何惠萍. 2010

[15]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八号的选育研究. 杜才富,侯国佐,秦信容. 2000

[16]黔油10号制种高产栽培模式分析. 何采平,王尔明,黄泽素,魏忠芬. 2000

[17]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金油6号特征特性及保优高产栽培技术. 陈长艳,赵继献,程国平,任廷波,李子强,陈俊锟. 2011

[18]杂交油菜德新油27品种特性及制种技术. 侯剑,侯燕,何惠平. 2013

[19]不同磷钾肥及施用量对杂交油菜油研11号产量的影响. 李风华,徐小平,侯燕,邵明波. 2010

[20]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早18全程机械化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程国平,余顺波,赵继献,王晓芳.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