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行间距和秸秆覆盖量对沿海滩涂土壤特性变化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蛟 1 ; 陈澎军 2 ; 崔士友 1 ; 韩继军 2 ; 缪源卿 2 ;

作者机构: 1.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2.江苏省地质局/自然资源部滨海盐碱地生态改良与可持续利用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关键词: 沿海滩涂;盐分动态;滩涂小麦;滩涂利用;粮食安全

期刊名称: 中国土壤与肥料

ISSN: 1673-6257

年卷期: 2024 年 006 期

页码: 102-10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2021年11月—2022年6月,在江苏南通沿海滩涂地区开展不同行间距和不同秸秆覆盖量的滩涂小麦种植试验,设置2个行间距模式即均匀行距25 cm+25 cm(A1)、宽窄行30 cm+20 cm(A2)和3个秸秆覆盖量处理即0 t/hm2覆盖量(S0)、1.5 t/hm2覆盖量(S1)、3.0 t/hm2覆盖量(S2),旨在研究不同行间距和秸秆覆盖量处理下滩涂小麦生育期土壤盐分、pH、水分和温度的动态变化规律,明确行间距和秸秆覆盖组合对沿海滩涂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沿海滩涂小麦种植过程中各处理0~20和20~40 cm土层盐分均具有相似的季节性变化特征,表现为12月—翌年2月盐分变化比较平稳,3月出现明显降盐,之后随着温度升高出现土壤返盐状态;同时,整体上S1和S2处理下0~20和20~40 cm的土壤盐分显著低于S0处理,但A1和A2模式下土壤盐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整体上A1和A2模式下滩涂小麦产量均没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S1和S2处理相比S0处理下滩涂小麦分别提高了8.68%和11.58%(P<0.05);从产量构成因素分析,S1和S2处理相比S0处理下公顷穗数分别提高了8.90%和7.91%,每穗粒数分别提高了6.23%和6.23%。因此,研究得出秸秆覆盖对耕层土壤具有较好的控盐降盐作用,且小麦拔节分蘖期盐分降低促进了小麦穗数形成和小麦孕穗期减缓土壤返盐促进了穗粒数的增加,最终实现滩涂小麦增产的目的。

  • 相关文献

[1]江苏沿海滩涂耐盐水稻直播栽培技术. 汪波,陈澎军,颜淑云,于洪喜,袁嘉琦,薛志辉,白善军,陈启康,周根友. 2023

[2]滩涂垦区不同盐分水平土壤的盐分动态及土壤因子变化. 张蛟,冯芝祥,崔世友,翟彩娇. 2017

[3]种植碱蓬和秸秆覆盖对沿海滩涂极重度盐土盐分动态与脱盐效果的影响. 张蛟,崔士友,冯芝祥. 2018

[4]微咸水灌溉滩涂稻田盐分动态及其水稻产量表现. 张蛟,翟彩娇,崔士友. 2018

[5]气候因子对滩涂围垦区不同盐分水平下土壤盐分季节性变化的影响. 张蛟,汪波,翟彩娇,黄昭平,崔士友. 2020

[6]沿海滩涂竹柳直插造林技术. 白善军,李玉娟,张健,杨杰. 2010

[7]江苏沿海滩涂机插水稻育秧技术. 何冲霄,吴承东,田大华,黄一华,严国红,孙明法,姚立生. 2014

[8]沿海滩涂耐盐(海水)植物的研究与开发. 崔世友,缪亚梅,谈峰. 2002

[9]不同柳树品种的观赏性评价. 李敏,张健,王莹,李玉娟,谈峰,丛小丽. 2012

[10]转SbPIP1基因小麦的农艺性状调查. 余桂红,邢锦城,马鸿翔,周淼平,姚金保. 2016

[11]盐生植物和秸秆覆盖对滩涂极重度盐土养分和降盐效果的影响. 张蛟,崔士友. 2018

[12]氮肥运筹对苏北沿海滩涂马齿苋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刘冲,王茂文,刘兴华,丁海荣,邢锦城,赵宝泉,朱小梅,董静,洪立洲. 2015

[13]沿海滩涂碱蓬种植技术研究初报. 周春霖,王凯,王茂文,洪立洲,丁金海,尹金来. 2002

[14]沿海滩涂机插水稻双膜育秧关键技术. 黄一华,商绍鹏,陈大勇,陈兆明,陈昌亁,何冲霄,孙明法,姚立生. 2013

[15]盐稻8号沿海滩涂种植表现及其机插高产技术. 钮红霞,巫锦森,陶雅萍,商绍朋,黄一华,陈大勇,陈兆明. 2012

[16]江苏沿海滩涂农牧结合技术体系的构思. 崔士友,张蛟,翟彩娇. 2017

[17]江苏沿海滩涂甜高梁新品种适应性研究. 施庆华,陈建平,张萼,蔡立旺,戚永奎,王海洋,王永惠. 2011

[18]江苏沿海滩涂盐碱地水稻种植技术要点. 孙明法,严国红,唐红生,王爱民,朱国永,何冲霄,任仲玲,姚立生. 2012

[19]江苏沿海滩涂快速改良与高效利用研究进展. 崔士友,张蛟,翟彩娇. 2017

[20]海滨锦葵沿海滩涂栽培技术. 王康,何林池,魏小云,邢建美.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