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覆膜类型对黄土旱塬区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璐 1 ; 董博 1 ; 王磊 2 ; 张芮 3 ; 张军 1 ; 江晶 1 ; 陈光荣 2 ; 赵振华 1 ; 马嘉颖 1 ;

作者机构: 1.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甘肃省旱作区水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

3.甘肃农业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

关键词: 地膜覆盖;黄土旱塬区;土壤化学性质;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

期刊名称: 水利规划与设计

ISSN: 1672-2469

年卷期: 2024 年 009 期

页码: 129-133,152

摘要: 文章揭示了不同覆膜类型对土壤化学性质、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采用露地,PE覆盖,PE覆盖+PE残留,PE覆盖+秸秆还田,降解膜覆盖+降解膜还田,降解膜覆盖+降解膜、秸秆还田6个处理进行大田试验。结果显示,PE覆盖(聚乙烯塑料地膜)+秸秆还田和降解膜覆盖(全生物降解地膜)+降解膜、秸秆还田处理均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全氮及速效磷含量,且显著(p<0.5)提高了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因此,黄土旱塬区在选择玉米覆膜栽培时应优先考虑PE覆盖+秸秆还田和降解膜覆盖+降解膜、秸秆还田的栽培方式。

  • 相关文献

[1]半干旱雨养区一膜三年覆盖下的土壤水温特征及对谷子生长发育的影响. 刘天鹏,许岩,何继红,董孔军,任瑞玉,张磊,杨天育. 2019

[2]地膜覆盖和施肥对半干旱区苦荞土壤水分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方彦杰,张绪成,于显枫,侯慧芝,王红丽,马一凡,张国平,雷康宁. 2020

[3]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玉米覆膜类型综合评价. 张芮,李红霞,高彦婷,董博,张海粟,温文,王磊. 2024

[4]甘肃黄土旱塬区冬小麦地膜栽培不同密度对其品质的影响. 王立明. 2003

[5]3种地膜在不同覆膜方式下的控草效果及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岳德成,吴崇义,史广亮,姜延军,李青梅,柳建伟,韩菊红,胡冠芳. 2018

[6]河西绿洲灌区玉米间作绿肥根茬还田的氮肥减施效应. 罗跃,卢秉林,周国朋,常单娜,高嵩涓,张久东,车宗贤,朱青,曹卫东. 2021

[7]水分与不同覆盖材料耦合对青贮玉米产量和营养成分的影响. 宋淑珍,李平,柴尔政,张真荣. 2024

[8]高分子聚合物对沙化地储水量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姜小凤,张国平,张朝巍,曾骏,郭天文. 2015

[9]除草地膜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岳德成,柳建伟,姜延军,史广亮,韩菊红,李青梅,胡冠芳. 2016

[10]深松和秸秆还田对甘肃引黄灌区土壤物理性状和玉米生产的影响. 温美娟,王成宝,霍琳,姜万礼,杨思存. 2019

[11]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新垦盐碱荒地土壤理化性状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霍琳,王成宝,逄焕成,杨思存,李玉义,姜万礼. 2015

[12]多功能有机肥对土壤理化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陈叶,赵芸晨,刘兴斌,白晓彤,闫富海,陈绍江,樊廷录. 2022

[13]耕作方式对灌耕灰钙土耕层物理性质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王成宝,温美娟,杨思存,霍琳,姜万礼. 2022

[14]覆膜时期对3种地膜在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田应用效果的影响. 岳德成,李青梅,韩菊红,柳建伟,史广亮,姜延军,胡冠芳,贾春虹. 2018

[15]灌耕灰钙土耕层物理性质及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王成宝,霍琳,温美娟,杨思存. 2021

[16]十大技术之四 西瓜甜瓜肥水高效管理关键技术. 马忠明,薛亮,杜少平. 2013

[17]西北沿黄灌区地膜覆盖和套作对土壤水热特征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谭雪莲,郭天文,刘高远. 2015

[18]穴播地膜小麦示范推广中心注意的问题. 李宗谦. 1997

[19]浅议甘肃雨养区苹果园覆盖保墒措施及改进. 尹晓宁,刘兴禄,董铁,牛军强,孙文泰,马明. 2019

[20]立式深旋耕作和覆膜对种植党参土壤物理性状及耗水特性的影响. 侯慧芝,张绪成,马一凡,方彦杰,王红丽,于显枫,张国平,雷康宁.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