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PBAT全生物降解地膜在玉米田中的降解特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曲萍 1 ; 郭宝华 2 ; 王海波 2 ; 赵永富 3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设施与装备研究所农业部长江中下游设施农业工程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高分子研究所;新疆蓝山屯河化工有限公司

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设施与装备研究所农业部长江中下游设施农业工程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高分子研究所;新疆蓝山屯河化工有限公司

3.;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设施与装备研究所农业部长江中下游设施农业工程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高分子研究所;新疆蓝山屯河化工有限公司;

关键词: 地膜;降解;化学特性;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玉米田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17 年 17 期

页码: 194-199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该文研究了以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为主要原料的全生物降解地膜在玉米农田覆盖过程中组成、结构、形态和性能的演变。通过测定PBAT降解过程中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变化,并采用傅里叶红外、X射线光电子能谱、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探究了PBAT地膜在降解过程中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降解时间的延长,PBAT地膜的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同步下降,在前4周时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下降了59.3%和68.8%,后期下降缓慢。从傅里叶红外谱图中可以看出,在光氧化、水解、酶解等的作用下,PBAT分子链中酯键的发生了断裂。从X射线光电子能谱中可以看出,碳与氧的原子个数比,从降解前的4.07降低为降解后的1.06,降解后PBAT中的氧元素含量增多,说明PBAT降解也是一个氧化过程,并且C和O元素的结合能均下降。降解过程中,PBAT的结晶区逐渐被破坏,无定形区相对增多。扫描电镜图中,PBAT降解过程不均一。由于PBAT在降解初期水解不是主要作用,因此,在中国的南方雨水多的地方也可以使用,在使用初期也具有良好的保温保墒效果。

  • 相关文献

[1]设施内PBAT/秸秆基地膜降解特性及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汪敏,徐磊,严旎娜,蒋希芝,冯敏,张晓美,陈罡,徐寸发. 2022

[2]PBAT/PLA全生物降解地膜的降解性能及对石河子垦区棉花生长的影响. 汪敏,严旎娜,蒋希芝,陈罡,梁荣庆,陈叶凡,张晓美,徐磊. 2022

[3]硝磺草酮、苯唑草酮对夏玉米田杂草的防除效果. 熊战之,袁树忠,钱兰娟,余艳芳,王律. 2013

[4]江苏省玉米田杂草群落演变和防除技术进展. 钱新民,王伟中,徐建明,吴传万,顾大路,杜小凤. 2003

[5]玉米田除草剂甲基磺草酮的合成. 余刚,顾宁,秦林强,周莉. 2007

[6]两蜡一水春玉米两段覆膜种植经济效益评价. 刘建. 1999

[7]徐州地区地膜大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张洪永,孟雷,王秀梅,贾瑞,樊继德. 2016

[8]不同颜色地膜覆盖对土壤水热状况及大蒜氮代谢的影响. 陆信娟,刘灿玉,樊继德,赵永强,张碧薇,杨峰. 2021

[9]可降解地膜分类与研发应用现状. 张明明,周迎鑫,陈敬文,徐军,徐静,孙池涛,翁云宣,谭志坚,徐磊,米庆华,郭宝华. 2024

[10]抗虫杂交棉地膜精播稀植技术营养枝利用效果分析. 张培通,纪从亮,卞曙光,史伟,邹芳刚,顾兴门,仇璇,刘瑞显,杨长琴,郭文琦. 2010

[11]农户地膜减量替代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江苏省蒜农调查数据. 胡乃娟,冯尚,陈倩,孙洪武. 2023

[12]生物可降解地膜的制备及应用性能研究(英文). 徐磊,郑洪倩,唐玉邦,虞利俊. 2014

[13]微生物预处理秸秆纤维浆结构、形态及成膜性研究. 范肖东,张悦,吴增游,雍宬,曲萍,黄红英,徐跃定,孙恩惠. 2022

[14]生物降解农用地膜发展现状及其环境影响和经济效益的综述. 艾福轲,雍宬,张洋,范小妮,张浩睿,焦映钢,李亚猛,张全国,黄红英,李连豪,张志萍. 2023

[15]间作及几种物理防治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防控效果. 何鑫,赵统敏,赵丽萍,张保龙,余文贵,杨玛丽,陈天子. 2013

[16]抗虫杂交棉地膜精播稀植技术产量构成和形成特点分析. 张培通,纪从亮,邹芳刚,史伟,卞曙光,刘瑞显,杨长琴,顾兴门. 2009

[17]废旧地膜回收利用模式探索、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基于陇、鲁实践调查. 张倩,陈倩,江艳军,胡乃娟,樊廷录,孙洪武. 2024

[18]拟云芝降解柳树木质素的研究. 谈峰,张健,李玉娟,李敏,王莹. 2014

[19]不同种植方式对土壤中氯吡硫磷降解影响研究. 刘腾飞,杨代凤,毛健,康慧敏,范君. 2017

[20]土壤对甘薯淀粉加工废水的降解效果. 李洪民,徐飞,唐忠厚.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