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夏季广州池塘氮昼夜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方珍 1 ; 赖子尼 1 ; 胡锡永 1 ; 穆三妞 1 ; 高原 1 ; 杨婉玲 1 ; 王超 1 ; 庞世助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养殖池塘;氨氮;无机氮;总氮;昼夜变化;环境因子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11 年 38 卷 11 期

页码: 145-147+15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于2010年7~9月对珠江水产研究所内养殖池塘的水质进行调查,分析探讨了池塘夏季氮的昼夜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氨氮(NH+4-N)、无机氮(DIN)、总氮(TN)均存在明显的昼夜变化。水体NH+4-N与DIN浓度在14:00~18:00时段处于一天中的最低值,而在20:00后浓度逐步上升。3个池塘中,NH+4-N是DIN的主要形式,二者呈极显著正相关。单养罗非鱼的池塘水中NH+4-N和DIN浓度值显著高于其他两个混养鱼类池塘。TN浓度平均值在1.473~1.907 mg/L之间,其中DIN含量在TN中所占的比例不高。相关分析表明:水体NH+4-N、DIN含量较高的池塘,NH+4-N、DIN含量均与DO、pH、水温(T)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电导率、溶解性总固体呈显著正相关。TN含量与DO、pH、T等环境因子之间无显著相关。

  • 相关文献

[1]复合垂直潜流湿地污染物去除效果的研究. 朱培瑜,许晶,李冰. 2020

[2]5种因子对赤红球菌HDRR2Y去除氨氮和亚硝酸盐效应的影响. 徐煜,胡晓娟,张淞,徐武杰,苏浩昌,文国樑,曹煜成. 2023

[3]条石鲷的耗氧率与窒息点研究. 孙中之,徐永江,韩兵,李娟,柳学周,曲建忠,兰功刚. 2009

[4]长江中游洪湖段仔鱼昼夜变化特征的初步研究. 郭国忠,高雷,段辛斌,刘绍平,陈大庆,唐洪玉. 2017

[5]人工鱼礁对中小型浮游动物昼夜变化的影响. 杜飞雁,王亮根,丁玲,宁加佳,李亚芳,徐磊,黄德练,贾晓平. 2019

[6]大辽河口碎波带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昼夜变化. 姜作发,霍堂斌,李喆,李耕. 2013

[7]盐度胁迫及昼夜变化对鲻鱼幼鱼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于娜,李加儿,区又君,范春燕,张建生. 2011

[8]南海深海声学散射层垂直分布和昼夜变化初步研究. 刘世刚,汤勇,陈国宝,张俊,姚壮,郭禹,刘华波. 2015

[9]春季大辽河口碎波带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昼夜变化. 李喆,霍堂斌,李耕,姜作发. 2013

[10]盐度对黄鳍鲷幼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及消化酶活性的昼夜变化. 李希国,李加儿,区又君. 2006

[11]卵形鲳鲹消化酶活性的研究Ⅱ盐度和昼夜变化对幼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罗奇,区又君,李加儿,范春燕. 2010

[12]大口黑鲈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溶解氧浓度变动规律及浮游动植物的响应特征. 王朋,徐钢春,聂志娟,王裕玉,徐跑. 2020

[13]过饱和氧条件下亚硝酸盐和氨氮对大菱鲆的急性毒性效应. Qu Keming,曲克明,Xu Yong,徐勇,Ma Shaosai,马绍赛. 2008

[14]刺参池塘养殖青苔防治方法. 张传涛,赵炳然,曹金凤,孙祥山. 2016

[15]鳜鱼养殖池塘水体叶绿素a与16项水生态因子的关系. 赖子尼,余煜棉,庞世勋,杨婉玲,魏泰莉,夏莲. 2004

[16]大连地区仿刺参养殖池塘叶绿素a分布和初级生产力估算. 姜北,薛克,周遵春,潘玉洲. 2010

[17]“灭非灵”对观赏鱼养殖池塘中外来种尼罗罗非鱼的杀灭效果. 顾党恩,余梵冬,杨叶欣,马光明,胡隐昌,牟希东,徐猛,刘超,罗渡,韦慧. 2018

[18]淡水养殖环境中氨氧化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黄晓丽,陈中祥,汤施展,吴松. 2017

[19]上覆水类型及流速对养殖池塘底泥耗氧速率的影响. 林俊,程香菊,胡金鹏,余德光,谢骏. 2016

[20]之六 对虾养殖中后期亚硝酸盐过高问题的处理与预防. 杨铿,冷加华,文国,李卓佳.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