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牟氏角毛藻藻际细菌的分离及其对藻株生长代谢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秀霞 1 ; 李亚军 1 ; 何金曼 1 ; 邓晓东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海南省海洋生物资源功能性成分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牟氏角毛藻;藻际细菌;分离;生长代谢

期刊名称: 饲料研究

ISSN: 1002-2813

年卷期: 2022 年 022 期

页码: 91-9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试验旨在研究藻际细菌对牟氏角毛藻生长代谢的影响,以期通过藻际细菌的利用建立牟氏角毛藻快速稳定培养技术。研究从牟氏角毛藻培养液中分离藻际细菌,对菌株进行生理生化和分子鉴定,将分离的藻际细菌分别与牟氏角毛藻共培养15 d,测定共培养体系下牟氏角毛藻生物量、色素、多糖、油脂、蛋白等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从牟氏角毛藻培养液中分离出3株藻际细菌,分别属于3个菌属,菌株M1为海泥鼠尾杆菌(Muricauda lutimaris),菌株M2为海泥芽孢杆菌(Bacillus oceanisediminis),菌株M3为海杆菌(Marinobacter salsuginis)。M2菌株与牟氏角毛藻共培15 d后,牟氏角毛藻的OD680 nm值为0.174,细胞干重为0.854 g/L,分别比对照组提高47.0%和42.9%;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为1.42和0.63 mg/L,分别比对照组提高66.0%和102.6%;胞内总多糖、油脂、蛋白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4.9%、29.2%、23.7%;M2对牟氏角毛藻生长及色素和代谢物的积累效果优于其他两个菌株。研究表明,藻际细菌与牟氏角毛藻共培均能够显著促进藻的生长、色素和代谢物的积累,其中菌株M2效果最佳,可进一步应用于构建藻菌共生体系。

  • 相关文献

[1]缺乏不同营养元素对剑麻幼苗生长和养分含量的影响. 习金根,韦艳明,张小玲,郑金龙,谭施北,易克贤. 2013

[2]椰子活性蛋白与功能肽的研究进展. 郭帅,李艳. 2018

[3]低浓度镉对柱花草土壤细菌的影响. 黄冬芬,毛懋,张洁,刘国道,郇恒福. 2012

[4]水稻花药特异表达基因RA8的启劝子的分离和结构分析. 彭世清,陈守才. 2001

[5]火龙果赤斑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柳凤,欧雄常,詹儒林,吴婧波. 2018

[6]抗香蕉枯萎病放线菌的筛选及菌株DA07408的鉴定. 邱炜,黄惠琴,叶建军,鲍时翔. 2009

[7]海洋生物共附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抗菌活性分析. 张圣良,楚肖肖,赵友兴,孔凡栋,黄小龙. 2019

[8]1株根结线虫拮抗放线菌新种的分离与鉴定. 黄惠琴,袁维道,王英,魏华,朱军,孙前光,鲍时翔. 2013

[9]黄皮种子中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分离、鉴定及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和全齿复活线虫致死活性研究. 许书慧,陈惠琴,范玉娇,陈朋伟,梅文莉,戴好富. 2019

[10]海南黑山羊肠道源乳酸菌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分析. 汤凯,杨劲松,杨天澍,谭海生,字学娟,李茂. 2021

[11]产脂肪酶蜡状芽孢杆菌菌株分离和鉴定. 刘小玉,付登强. 2021

[12]1株热带海洋光合细菌的筛选、鉴定及水质净化能力. 张秀霞,王冬梅,李军涛,胡永华,郑佩华,鲁耀鹏,冼健安. 2020

[13]香蕉内生克雷伯氏菌KKWB-5强启动子片段的分离及鉴定. 夏启玉,孙建波,顾文亮,卢娟,卢雪花. 2011

[14]固定化金属螯合亲和膜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鲍时翔,张开山,魏琪,黄惠琴,姚汝华. 2000

[15]小单孢菌及其在海洋药物开发中的前景. 雷湘兰,洪葵,阮继生. 2006

[16]海绵体上抗肿瘤放线菌的分离筛选及菌株Streptomyces sp. A01059的发酵条件优化. 张开山,黄惠琴,孙前光,方哲,鲍时翔. 2006

[17]槟榔内生真菌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宋薇薇,牛晓庆,余凤玉,朱辉,唐庆华,覃伟权. 2017

[18]产纤维素酶菌株的分离·筛选及酶活性测定. 吴琳,景晓辉,黄俊生. 2009

[19]园艺植物原生质体培养及应用. 赵维峰,孙光明,李绍鹏,杨小环,李茂富. 2004

[20]海绵体上抗肿瘤放线菌的分离筛选及菌株STREPTOMYCES SP.A01059的发酵条件优化. 张开山,黄惠琴,孙前光,方哲,鲍时翔.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