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人工驯养鼋繁殖习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洪孝友 1 ; 朱新平 1 ; 陈辰 1 ; 赵建 1 ; 叶朝阳 1 ; 仇全波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亚热带水产种质资源利用与养殖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佛山市高明区万绿源生态种养殖有限公司

关键词: 鼋;繁殖;人工孵化;稚鼋生长

期刊名称: 水生生物学报

ISSN: 1000-3207

年卷期: 2018 年 04 期

页码: 794-79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鼋(Pelochelys cantorii,1864)属于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生物学资料相对匮乏,2015和2016年连续2年对人工驯养的4只亲鼋(2雌2雄)进行了繁殖生物学研究。人工驯养鼋的产卵期集中在5—8月,夜间产卵,无护卵行为。通过视频观察分析,鼋产卵过程可分为Ⅳ个阶段。2只雌鼋2015年共产卵10窝,每窝32—50枚,共406枚,受精273枚,受精率为67.24%,孵出稚鼋140只,孵化率为51.28%;2016年共产卵11窝,每窝40—55枚,共489枚,受精353枚,受精率为72.19%,孵出稚鼋212只,孵化率为60.06%。鼋卵圆形,刚性,均重(16.82±1.99)g,卵直径(3.10±0.18)cm,刚孵出稚鼋均重(13.60±0.85)g,在人工控温下平均孵化期为(64.94±3.47)d。繁殖数据表明这2对鼋处于生育盛年期。针对2016年的繁殖数据分析,2只雌鼋每窝产卵量无明显差异,卵均重和卵直径间有显著相关性,雌鼋1个体体重大于雌鼋2,前者产的卵均重显著大于后者,孵出稚鼋的初重差异也显著,卵大,稚鼋也大。孵出的稚鼋以活鱼苗为饵料,在温室内人工养殖周年,均重可以达(510.30±82.77)g。研究旨在为鼋繁育生物学提供基础性数据,为其资源保护做贡献。

  • 相关文献

[1]鼋骨骼系统及与中华鳖比较. 谢敏敏,洪孝友,李伟,刘晓莉,陈辰,朱新平. 2022

[2]瓯江鼋人工辅助繁育研究. 王连荣,王建勇,叶承义,吴佳颖,洪孝友. 2023

[3]基于微卫星标记的鼋亲子鉴定技术. 谢敏敏,王亚坤,魏成清,陈辰,刘晓莉,李伟,洪孝友,朱新平. 2022

[4]白点鲑发眼卵的贮存与人工孵化试验. 王昭明,吴凡修,王新军,陈惠. 2001

[5]咸海卡拉白鱼胚胎和仔鱼早期发育. 蔺玉华,耿龙武,吴文化,王斌,夏永涛,刘晓勇. 2004

[6]咸海卡拉白鱼胚胎和仔鱼早期发育. 蔺玉华,耿龙武,吴文化,王斌,夏永涛,刘晓勇. 2004

[7]全雄罗非鱼研究新进展. 徐竹青. 2005

[8]毕克卷转虫Ammonia beccarii(Linnaeus,1758)的室内培养:温度和食物浓度对房室生长和摄食硅藻的影响. 类彦立,李承春,李铁刚,翦知湣. 2016

[9]额济纳胡杨林景观动态分析. 张巍,王娇妍. 2008

[10]金钱鱼生物学及繁养殖技术研究进展. 杨尉,陈华谱,江东能,邓思平,吴天利,朱春华,李广丽. 2018

[11]碳酸盐碱度对脊尾白虾生存、生长、繁殖及免疫酶活性的影响. 柳飞,李健,李吉涛,葛倩倩,葛红星,沈明明. 2016

[12]不同近交程度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繁殖性能的影响. 王好锋,高保全,刘萍,李健,潘鲁青. 2016

[13]黄(鮟)(鱇)繁殖生物学研究. 张学健,程家骅,沈伟,刘尊雷,袁兴伟. 2011

[14]黑龙江拟赤梢鱼资源调查和生物学测定. 徐伟,耿龙武,金洪宇,李雷,尚信池,马波,张颖. 2021

[15]兴凯湖翘嘴鲴种群结构的变化. 尹家胜,夏重志,徐伟,匡友谊,曹顶臣. 2004

[16]池养脊尾白虾的生长与繁殖特性. 于天基,李健,李吉涛,任海,梁忠秀,葛红星. 2014

[17]盐度对脊尾白虾亲虾抱卵及其子代生长发育的影响. 梁俊平,李健,李吉涛,刘萍,赵法箴,聂国兴,李学军,孔祥会. 2014

[18]凡纳对虾高低繁殖力群体卵巢组织学观察及相关候选基因的表达分析. 张建春,孔杰,曹家旺,谭建,代平,孟宪红,罗坤,傅强,陈宝龙,刘东亚,邢群,隋娟,栾生. 2024

[19]金乌贼亲体驯养与繁殖特性研究. 刘长琳,庄志猛,陈四清,邓永生. 2009

[20]化纤废水中污染物对大型溲繁殖的影响. 袁有宪,王会平. 199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