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卫青萝卜黑腐病病原鉴定及防治药剂的筛选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贲海燕 1 ; 郝永娟 1 ; 霍建飞 1 ; 姚玉荣 1 ; 高苇 1 ; 于金萍 1 ; 王丽 2 ; 王万立 1 ; 柴阿丽 3 ; 李磊 3 ; 李宝聚 3 ;

作者机构: 1.天津市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天津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植保植检部

3.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关键词: 卫青萝卜;黑腐病;病原鉴定;毒力测定

期刊名称: 中国蔬菜

ISSN: 1000-6346

年卷期: 2024 年 002 期

页码: 58-6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近年来,天津地区青萝卜产区出现萝卜病害新症状,当地农民称之为"黑梗病",其发病早、蔓延快,已成为天津地区青萝卜生产上棘手难防的病害之一.为准确地鉴定诱发萝卜"黑梗病"的致病菌,明确病害种类,筛选出高效、低毒的防控药剂,调查了卫青萝卜"黑梗病"田间发生情况,通过形态学、致病性测定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相结合的方法鉴定了"黑梗病"的致病菌属性;针对靶标病原菌,采用药剂抑菌圈法对 19种药剂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引起当地卫青萝卜"黑梗病"的致病菌为野油菜黄单胞杆菌野油菜致病变种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Pam.)Dowson,是萝卜黑腐病的新症状表现;并且发现病原菌存在致病力分化,筛选到强致病力菌株LB-B.采用强致病力菌株LB-B,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明确了参试杀菌剂对病菌的毒力系数,其中有10种药剂对萝卜黑腐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以0.3%四霉素水剂和10%丙硫唑悬浮剂的综合表现最好,高质量浓度1 000 mg·L-1 对致病菌的抑菌率达89.52%以上,EC50 分别为174.04 mg·L-1 和156.69 mg·L-1,田间防治效果稳定、持效期长,为萝卜黑腐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了候选药剂.

  • 相关文献

[1]天津“卫青萝卜”的起源及衍化. 张斌,王超楠,赵仁顺,张锁玲,闻凤英. 2012

[2]卫青萝卜糠心发生与相关成分变化规律研究. 尹婧,范伟强,张红,王超楠,弓琼,张斌. 2022

[3]土壤理化性质与卫青萝卜品质相关性研究. 张宁宁,欧阳小雪,张孟娟,白雪,张强,殷萍,张玉婷,阮维斌,程奕,陈秋生. 2024

[4]不同产区萝卜根际细菌差异及对萝卜品质影响. 张孟娟,张宁宁,张强,阮维斌,陈秋生,程奕. 2025

[5]利用3%植物激活蛋白WP防治卫青萝卜病毒病初探. WANG Yong,王勇,LIU Chun-yan,刘春艳,WANG Wan-li,王万立,HAO Yong-juan. 2009

[6]卫青萝卜种子带毒检测及栽培防病技术研究. 刘春艳,王勇,郝永娟,王万立. 2007

[7]影响卫青萝卜贮藏品质的几个因素. WANG Chao-nan,王超楠,ZHANG Bin,张斌,WEN Feng-ying,闻凤英. 2016

[8]花椰菜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的克隆及黑腐病菌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江汉民,王楠,赵换,孙德岭,宋文芹. 2012

[9]花椰菜抗黑腐病消减cDNA文库的构建和分析. 江汉民,郝擘,于雪梅,李爱,王春国. 2010

[10]葡萄白腐病、黑腐病及房枯病的区别与防治. 赵宪争. 2002

[11]金牌菜花-津雪88. 赵前程. 2007

[12]花椰菜(Brassica oleracea var.botrytis)抗黑腐病差异表达cDNA片段的克隆及功能的初步研究. 古瑜,毛英伟,赵前程,孙德岭,刘惠静,宋文芹. 2008

[13]花椰菜(Brassica oleracea var.botrytis)黑腐病抗性基因同源序列分离及克隆的研究. 古瑜,赵前程,刘松,王春国,孙德岭,宋文芹. 2007

[14]与花椰菜(Brassica oleracea ssp.botrytis)抗黑腐病基因连锁的RAPD标记. 刘松,宋文芹,赵前程,陈成彬,孙德岭,陈瑞阳. 2002

[15]花椰菜苗期黑腐病抗病性鉴定. 姚星伟,牛国保,单晓政,刘莉莉,文正华,江汉民,张小丽,孙德岭,兰璞,孙海波,霍建飞. 2018

[16]青花菜黑腐病致病菌的分离和鉴定. 刘莉莉,文正华,单晓政,张文慧,贺丽霞,宋文芹,孙德岭,江汉民. 2018

[17]花椰菜苗期黑腐病抗、感品种转录组差异表达分析. 姚玉荣,霍建飞,郝永娟,贲海燕,王万立. 2020

[18]花椰菜黑腐病苗期抗性鉴定方法研究. 姚玉荣,霍建飞,郝永娟,贲海燕,王万立. 2020

[19]萝卜黑腐病的病原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 杨利娟,高苇,李海燕,薛涛,张春祥,王勇. 2024

[20]天津地区草坪腐霉枯萎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孙淑琴,刘水芳,杨秀荣.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