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橡胶RRIM600的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通径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吴春太 1 ; 马征宇 2 ; 刘汉文 2 ; 李维国 2 ; 黄华孙 2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

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国家橡胶树育种中心;农业部橡胶树生物学与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阳江分公司

关键词: 巴西橡胶;RRIM600;产量构成;通径分析;变异系数

期刊名称: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007-1032

年卷期: 2014 年 40 卷 05 期

页码: 31-3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进一步发挥巴西橡胶品种RRIM600的增产潜力,利用相关、通径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割龄(9、15、17、18、19、20、21、23、29、33年)下,RRIM600作为长期作物栽培的割株数、每割次株产干胶量、割胶刀数等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RRIM600不同割龄的干胶产量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以17年割龄的产量为最高,达1 273.94 kg/hm2,18年的产量最低,仅为471.06 kg/hm2;5个产量性状中,对产量的直接贡献由大到小的性状依次为每公顷有效割株数、年均割次株产干胶量、存树率、年割胶刀数、在割率,提高每公顷有效割株数可最有效提高RRIM600的产量,其次是提高年均割次株产干胶量;不同割龄间,每公顷有效割株数的变异系数最大(25.71%),其次为年均割次株产干胶量的(23.45%),年割胶刀数的变异系数最小(9.67%)。综合上述结果,海南省植胶地区应在适宜的年割胶刀数基础上,以增加每公顷有效割株数和年均割次株产干胶量为突破口,充分协调三者的关系,力争实现产量和效益最大化。

  • 相关文献

[1]橡胶净光合速率及其影响因子日变化研究. 姚庆群,张振文,谢贵水. 2006

[2]多胺在RRIM600橡胶树割面上的分布及与割胶的关系. 黄雪梅,杨少琼,蔡瑜,白先权. 2000

[3]死皮康复组合制剂在橡胶树品种RRIM600上的防效评价. 胡义钰,白先权,冯成天,孙亮,袁坤,刘辉,刘超武,黄泽岩,莫东红,陈少雄,王真辉. 2021

[4]橡胶树胶木兼优品种热垦523生理特性研究. 吴明,杨文凤,校现周,魏小弟,刘实忠,罗世巧. 2015

[5]橡胶树热研7-20-59、PR107、RRIM600品种生理特性比较. 吴明,刘实忠,杨文凤,校现周,罗世巧. 2013

[6]橡胶树优良亲本RRIM600的研究与利用. 张晓飞,胡彦师,黄华孙,高新生,李维国. 2014

[7]橡胶树两个品种的核型分析. 高和琼,庄南生,王英,邱海燕. 2009

[8]橡胶树胶木兼优品种热垦525生理特性研究. 杨文凤,吴明,校现周,魏小弟,刘实忠,罗世巧. 2015

[9]巴西橡胶(Hevea Brasiliensis)体胚植株发生的微量元素调优和REEA的使用. 王泽云. 2000

[10]干旱下保水剂对橡胶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姚庆群,谢贵水,陈海坚. 2006

[11]巴西橡胶树的组织培养. 谭德冠,孙雪飘,张家明. 2005

[12]巴西橡胶NBS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张影波,庞玉新,莫廷辉,董美超,解辉,蔡秀清. 2009

[13]基因枪法将GAI基因导入巴西橡胶的研究. 王颖,陈雄庭,张秀娟,彭明. 2006

[14]巴西橡胶HbERF3启动子的克隆与分析. 于晓惠,朱家红,徐靖,畅文军,张治礼. 2013

[15]农杆菌介导法遗传转化巴西橡胶树转化条件的研究. 洪磊,王颖,张秀娟,陈雄庭. 2009

[16]浅层土壤中巴西橡胶幼树根系形态与分布特点. 陈允后,王祥军,曾仙珍,舒畅,张冉,蔡海滨,张晓飞,李维国,黄华孙. 2014

[17]巴西橡胶Pto类抗病同源序列的克隆与系统发育重建(英文). 张影波,庞玉新,莫廷辉,曾立星. 2017

[18]AFLP在橡胶树优异种质研究中的应用(英文). 罗安定,陈守才,吴坤鑫,符少萍. 2001

[19]巴西橡胶树自根幼态无性系的试管微繁. 陈雄庭,王泽云,吴胡蝶,谢玉萍,郑文如. 1998

[20]巴西橡胶树胶乳中IAA和iPA含量的季节变化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曹建华,林位夫,陈俊明.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