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长期定位施肥对黄绵土区作物产量及养分回收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俄胜哲 1 ; 杨志奇 2 ; 罗照霞 2 ; 袁金华 1 ; 车宗贤 1 ; 王亚男 3 ; 曾希柏 3 ; 郭永杰 1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2.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3.中国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长期施肥;黄土高原;黄绵土;作物产量;养分回收率

期刊名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ISSN: 1000-7601

年卷期: 2017 年 35 卷 01 期

页码: 55-6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近30年(1981—2010年)的长期定位试验,系统研究长期施肥对黄绵土区作物产量及养分累积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用化肥和有机肥在显著增加小麦、油菜和胡麻3种作物产量的同时小麦产量年际间的稳定性也显著提高,化肥配施和有机肥与化肥配施的增产和稳产效果更佳;施用有机肥处理和不施用有机肥处理,氮磷配施(NP)及氮磷钾配施(NPK)的增产效应都随试验年限延长而逐渐增加,且与试验年限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施用氮肥(N)、氮磷配施(NP)及氮磷钾配施(NPK)的平均增产效应分别为745、1 413 kg·hm-2和1474 kg·hm-2,有机肥的平均增产效应为983 kg·hm-2;不同施肥处理中,氮磷(NP)配合施用及氮磷钾(NPK)配施处理氮和磷的累积回收率最高,分别为44.35%、44.55%和15.11%、15.35%;施用有机肥降低了氮和磷的累积回收率,有机肥与氮磷(MNP)及有机肥与氮磷钾(MNP)配施处理氮和磷的累积回收率分别为30.41%、32.07%和9.95%、9.70%;氮磷钾(NPK)处理钾的累积回收率最高,为14.25%,同样施用有机肥显著降低了钾的累积回收率。

  • 相关文献

[1]长期施肥对黄土高原黄绵土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俄胜哲,杨志奇,曾希柏,王亚男,罗照霞. 2017

[2]长期施肥对黄土高原黄绵土区小麦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俄胜哲,杨志奇,罗照霞,袁金华,车宗贤,郭永杰. 2016

[3]长期施肥对黄土高原黄绵土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俄胜哲,杨志奇,曾希柏,王亚男,罗照霞,袁金华,车宗贤,郭永杰. 2016

[4]长期不同施肥对黄绵土雨养农业区作物产量和养分效率的影响. 杨志奇,俄胜哲,车宗贤,温宏昌,张喜平. 2020

[5]甘肃省黄土高原旱地冬小麦—玉米轮作制长期定位施肥的增产效果. 樊廷录,周广业,王勇,丁宁平,高育锋,王淑英. 2004

[6]适量有机肥与氮肥配施方可提高河西绿洲土壤肥力及作物生产效益. 马忠明,王平,陈娟,包兴国. 2016

[7]长期施肥对河西绿洲灌漠土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自然供给能力的影响. 俄胜哲,杨生茂,郭永杰,索东让,杨思存,崔云玲,王成宝. 2010

[8]氮磷钾肥施用量对庄薯3号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谢奎忠,杨棪,张民,李建军. 2011

[9]长期定位施肥对黄绵土酶活性及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柳燕兰,宋尚有,郝明德. 2012

[10]耕作措施对玉米的影响. 罗照霞,杨志奇,马忠明,杨虎德. 2014

[11]不同农作措施对黄绵土坡耕地地表径流养分流失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罗照霞,杨志奇,马忠明,杨虎德. 2015

[12]黄绵土区甘蓝型冬油菜生产品质与土壤质量对不同配肥的响应. 张建学,王芙蓉,杨志奇,雷建明,俄胜哲,王亚宏. 2019

[13]不同用量有机酸土壤调理剂对土壤养分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崔恒,张久东,宝林,韩杰荣,车宗贤,包兴国,杨蕊菊. 2021

[14]甘肃省黄绵土耕地质量特征及其调控的关键技术. 杨封科,高世铭,崔增团,郭贤仕,张绪成. 2011

[15]黑麻土和黄绵土营养元素诊断研究. 王文丽,王方,杨虎德,郭天文,吕晓东,徐祥玉. 2007

[16]黄土高原集雨利用技术的评价及雨水高效利用模式研究. 宋尚有,樊廷录. 2002

[17]黄土高原半湿润区苜蓿草地土壤干层形成及氮素消耗研究. 万素梅,贾志宽,王勇,韩清芳. 2008

[18]休耕和种植作物对黑麻土壤肥力的影响. 姜小凤,郭凤霞,陈垣,郭建国,董博,曾骏. 2021

[19]黄土高原马铃薯不同连作年限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特性. 孙小花,胡新元,陆立银,谢奎忠,张武. 2019

[20]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综合评价不同品种藜麦在黄土高原地区种植的适宜性. 杨钊,刘文瑜,黄杰,魏玉明,谢志军,李琦,杨发荣.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