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吕中伟 1 ; 王鹏 1 ; 刘德畅 2 ; 韩永平 1 ; 许领军 1 ; 朱伟 3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2.河南省农作物新品种重点实验室
3.商水县朱集村
关键词: 葡萄;小麦;间作;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中国果树
ISSN: 1000-8047
年卷期: 2010 年 03 期
页码: 55-5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2007—2009年进行了美人指葡萄行间间作小麦品种郑麦366的试验。从间作模式、效益、可行性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阐述。葡萄采用简易避雨栽培,每667m2产量控制在1500kg左右,小麦每667m2产量350kg。该间作模式的成功,对国家粮食安全、黄淮平原农民的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 相关文献
[1]不同类型及品种油菜与小麦间作效应研究. 文雁成,宋文光. 1993
[2]巨峰葡萄与花椰菜冬花240套种模式初探. 吕中伟,刘德畅,王鹏,王东升. 2010
[3]户太8号葡萄二次果诱导及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吕中伟,张柯,张晓锋,吴文莹,王鹏. 2016
[4]河南省阳光玫瑰葡萄优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尚泓泉,王琰,王鹏,娄玉穗. 2019
[5]河南省小麦育种的发展方向探讨. 赵献林. 2011
[6]麦田套播芝麻的栽培技术及增产效果分析. 张定选,卫文星,秦金栓,明顺丽,路凤银,彭宏超. 1997
[7]优质弱筋高产小麦新品种郑丰5号的选育. 吴政卿,雷振生,何盛莲,赵献林,杨攀,何宁,王美芳,凡军洲. 2009
[8]豫中北灌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高崇,郭瑞,赵明忠,董海滨,韩留鹏,王会伟. 2018
[9]小麦品种"郑麦1354"高产稳产性分析及栽培技术要点. 韩留鹏,胡琳,昝香存,董海滨. 2020
[10]小麦新品种太学278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邓旭先,张丹,王运星,黄彦宗. 2023
[11]基于小麦新品种平安七号的特征与产量相关性的栽培分析. 赵立尚,孟祥锋,陈宏,王子君,罗鹏. 2018
[12]河南省小麦栽培技术的演变与发展. 王绍中,季书勤,张德奇,李秀民,吕平安. 2007
[13]氮磷钾、灌水、喷洒杀菌剂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季书勤,郭瑞,赵淑章,王汉芳,张德奇. 2006
[14]国审小麦新品种郑麦101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何盛莲,吴政卿,雷振生,杨会民,杨攀. 2014
[15]国审小麦新品种花培5号特征特性及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康明辉,海燕,赵永英,张丹. 2009
[16]玉米与不同植物间作对田间氨挥发的影响. 聂胜委,陈源泉,隋鹏,高旺盛,黄坚雄,李媛媛,熊杰,史学朋,吴雪梅,孙自广. 2011
[17]我国玉米主要间作技术研究进展. 刘天学,张绍芬,赵霞,李潮海. 2008
[18]铅冶炼污染石灰性土壤上冬小麦间作伴矿景天的探讨. 卢一富,李真理,阮心玲,李会勇,张红毅,田会阳,李立平. 2015
[19]小麦间作豌豆和挥发物释放结合不同器械施药对麦田害虫和天敌的影响. 谭晓玲,闫甲,苗进,孙靖轩,陈巨莲. 2021
[20]苜蓿、绿豆与玉米间作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张佳宁,杜君,郭孝.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栽培模式和不同地势对梨园防霜机应用效果的影响
作者:蒋卉;郭献平;王东升;吴中营;郭鹏;姚春玲;韩永平;吕珍珍
关键词:梨园;防霜机;晚霜;冻害;逆温层
-
欧洲葡萄NF-YB3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作者:崔小月;尚泓泉;吕中伟;娄玉穗;张柯;樊红杰;吴文莹;张晓锋
关键词:葡萄;NF-YB3;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表达分析
-
河南省葡萄生产成本与收益调查报告
作者:吴文莹;郭红光;刘程宏;娄玉穗;崔小月;吕中伟
关键词:河南省;葡萄生产;成本构成;收益;建议
-
'夏黑'葡萄高品质果园植株叶片和土壤营养诊断研究
作者:李玉梅;娄玉穗;王小龙;马玉全;王海波;吕中伟
关键词:葡萄;果实品质;叶片;土壤;营养诊断
-
葡萄园"五统一"推广模式的探索与示范效果
作者:吕中伟;朱卫红;娄玉穗;吴文莹;尚泓泉;崔小月
关键词:阳光玫瑰葡萄;五统一示范推广模式;避雨栽培;土壤改良
-
外源硒肥对3个葡萄品种果实品质的影响
作者:张柯;吴文莹;娄玉穗;尚泓泉;樊红杰;郭红光;邢远森;王鹏;吕中伟
关键词:硒肥;“阳光玫瑰”;“夏黑”;“巨玫瑰”;果实品质
-
欧洲葡萄VvCAX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表达分析
作者:崔小月;尚泓泉;吕中伟;娄玉穗;张柯
关键词:欧洲葡萄;VvCAX基因家族;基因结构;胁迫响应;表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