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浓度EMS对苦荞种子发芽的影响(英文)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温日宇 1 ; 郭耀东 1 ; 刘建霞 1 ; 郑联寿 1 ; 樊丽生 1 ; 武小平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大同大学农学与生命科学院

关键词: 苦荞;EMS;发芽率;发芽势

期刊名称: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ISSN: 1009-4229

年卷期: 2015 年 05 期

页码: 877-879

摘要: [目的]确定荞麦种子发芽的适宜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剂量,为进一步获得荞麦优良性状并培育符合EMS诱变育种需求的新品种打下坚实的基础。[方法]以山西省当地的苦荞[Fagopyrum tataricum(L.)Gaertn]品种晋荞麦4号种子为材料,用不同浓度梯度(0.3%、0.5%、0.7%、1.0%、1.5%、1.7%)EMS诱变处理不同时间(4、8、12 h),分析苦荞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结果]随着EMS诱变剂浓度的增加,晋荞麦4号种子发芽势、相对发芽势和发芽率、相对发芽率均呈下降趋势,当EMS浓度为0.3%~1.0%时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当EMS浓度为1.5%和1.7%时与对照差异极显著EMS处理48 h对晋荞麦4号种子发芽率、相对发芽率都没有大的影响,当处理时间为12 h时,与对照有显著差异;对于发芽势和相对发芽势,这3个处理时间没有显著差异。[结论]EMS诱变苦荞的半致死的适宜浓度为1.7%,适宜的处理时间为12 h。

  • 相关文献

[1]不同浓度EMS对苦荞种子发芽的影响. 郭耀东,温日宇,刘建霞,郑联寿,樊丽生,武小平. 2014

[2]EMS诱变对晋谷21号种子萌发的影响. 李颜方,杜艳伟,王高鸿,赵根有,赵晋锋. 2020

[3]不同浓度EMS对甜荞种子发芽的影响. 温日宇,郭耀东,刘建霞,郑联寿,樊丽生,武小平. 2015

[4]EMS诱变刺荞的形态突变体鉴定与分析. 马名川,刘龙龙,张丽君,崔林,周建萍. 2019

[5]不同处理对瘤毛獐牙菜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 王金燕,马云桐,赵云生,葛玉伟. 2009

[6]不同储藏年限对南瓜种子活力的影响. 武青山,董晓飞,白扬. 2020

[7]木醋液对茄子种子发芽的促进作用. 常青,王永亮,张强,杨治平. 2018

[8]干热处理对甜椒种携带真菌、细菌防效研究. 李明,李佐,杜翠花. 2000

[9]种子含水量对玉米发芽率的影响. 闫彩清,王河成,李凌雨,王学雄,杨慧珍. 2001

[10]臭氧气体处理对辣椒种子萌发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张治家,刘红艳,翟海翔,张丽娜,焦彩菊. 2019

[11]吡虫啉浸种对棉花种子发芽的影响. 张长生,武英鹏. 2009

[12]干热处理对黄瓜种带真、细菌的防治效果. 李明,姚勇,郭春莲,姜英. 1997

[13]子粒大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王彩萍,左联忠,赵吉平,许瑛,曹雪萍. 2003

[14]离体筛选彩叶凤梨耐羟脯氨酸变异体的研究. 崔克强,王彦尊,史华平,王计平. 2018

[15]EMS诱变及其在构建花生突变体库中的应用. 杨秀丽,杨丽萍,宁东贤,赵玉坤,李楠. 2018

[16]EMS对工业大麻汾麻3号种子萌发的影响. 冯旭平,康红梅,赵铭森,高金虎,孟晓康,薛红丽. 2020

[17]EMS诱变不同基因型花生品种的响应条件分析. 杨秀丽,宁东贤,赵玉坤. 2018

[18]苦荞数量性状遗传距离的测定. 李秀莲. 2004

[19]优质苦荞GAP生产管理技术研究. 陕方. 2004

[20]苦荞主要性状遗传力和遗传相关研究. 李秀莲.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