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秸秆还田固碳增汇效果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罗龙皂 1 ; 李渝 1 ; 蒋太明 1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关键词: 秸秆还田;固碳潜力;温室气体;固碳增汇;有机碳

期刊名称: 湖北农业科学

ISSN: 0439-8114

年卷期: 2013 年 52 卷 010 期

页码: 2238-224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秸秆还田是当今世界普遍重视的一项培肥地力的增产措施,同时也是重要的固碳措施.从中国农田土壤固碳潜力、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秸秆还田净减排能力等方面阐述了秸秆还田的固碳增汇效果,指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展望.目前对于秸秆还田的固碳增汇效果还存在一定的争议,今后的研究应以县域为单元,将秸秆还田对土壤碳库和温室气体总排放的影响有机结合起来,计算净减排能力.同时开展秸秆还田的温室效应及其影响因子研究,探讨如何减少秸秆还田的温室效应,从而提高秸秆还田的净减排效益.

  • 相关文献

[1]贵州主要作物固碳现状和潜力估算. 肖厚军,秦松,何佳芳,范成五. 2012

[2]我国土壤碳库及循环机制研究进展. 罗龙皂,李渝,蒋太明. 2012

[3]土地利用对石漠化地区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分布及保护的影响. 罗友进,魏朝富,李渝,任镇江,廖和平. 2011

[4]长期施肥下黄壤稻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演变特征. 王小利,周志刚,郭振,段建军,张雅蓉,李渝,蒋太明. 2017

[5]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与有机碳对不同年限覆膜种植的响应. 黄鉎岚,黄爽兵,程红光,邢丹,吉波,Gratien Twagirayezu. 2024

[6]连续种植不同绿肥的土壤团聚体碳分布及其固持特征. 张钦,于恩江,林海波,张爱华,陈正刚,朱青,曹卫东,姚单君. 2019

[7]菌剂对鸡粪堆肥腐殖质含量品质的影响. 李恕艳,李吉进,张邦喜,李国学,李扬阳,李丹阳. 2016

[8]不同放牧强度对贵州人工草地土壤养分及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舒健虹,蔡一鸣,丁磊磊,王普昶,李小冬. 2018

[9]过磷酸钙和双氰胺联用减少污泥堆肥温室气体及NH_3排放. 陈是吏,袁京,李国学,何胜洲,张邦喜. 2017

[10]秸秆还田对耕地质量影响研究初探. 谭克均,黄国斌,夏忠敏,范成五,郭晓芸. 2017

[11]秸秆还田对黄壤农田氮、磷养分平衡的影响. 聂云,张雅蓉,李渝,刘彦伶,黄兴成,蒋太明. 2022

[12]贵州春玉米产量构成要素和养分积累及利用效率对不同秸秆还田和耕作方式的响应. 谢婷婷,肖厚军,陈云梅,胡岗,秦松,赵伦学,何成兴,赵欢.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