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顾鑫 1 ; 杨丽 2 ; 任翠梅 2 ; 高国金 2 ; 刘冰 2 ; 孙连成 2 ; 胡禧熙 3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庆分院
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庆分院
3.;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庆分院;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物理组分;碳同位素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17 年 06 期
页码: 120-124
摘要: 土壤有机碳对全球气候的变化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土壤有机碳不同形式的组分具有各自的服务功能。有机碳物理组分在一定程度上完整保留了土壤有机碳的原始形态,能更好地反映土壤碳的真正面貌。系统阐述了土壤有机碳物理组分的分类、保护机制及碳同位素在其周转变化上的应用,并为今后土壤有机碳物理组分方面指出可能的研究趋势。
- 相关文献
[1]水稻秸秆还田下氮肥对土壤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曾宪楠,王麒,孙羽,宋秋来,冯延江,袁媛. 2016
[2]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秸秆还田下土壤有机碳研究趋势. 曾宪楠. 2020
[3]深松与秸秆覆盖还田对半干旱区土壤碳组分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高盼. 2024
[4]东北半干旱黑土区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及其组分的影响. 高盼,申慧波,王宇先,蔡姗姗,徐莹莹,杨慧莹,王晨,张巩亮. 2024
[5]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李伟群,张久明,迟凤琴,匡恩俊,李梓瑄,杨忠赞,刘宝林,宿庆瑞. 2019
[6]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冯秋苹,刘玉涛,郭勇智,王呈玉,刘世杰,刘淑霞. 2023
[7]添加玉米秸秆和根茬对不同肥力黑土微生物残体碳氮的影响. 马南,安婷婷,张久明,汪景宽. 2023
[8]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黑土有机碳的固存效应. 郝小雨,马星竹,周宝库,李一丹. 2016
[9]黑龙江省土壤硒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迟凤琴,徐强,匡恩俊,张久明,魏丹,宿庆瑞,韩锦泽. 2016
[10]玉米秸秆还田下深松年限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及胡敏酸结构特征的影响. 高盼,王宇先,蔡姗姗,徐莹莹,杨慧莹,王晨,张巩亮. 2024
[11]长期不同施肥黑土团聚体有机碳分布特征. 张久明,迟凤琴,韩锦泽,周宝库,匡恩俊.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大庆地区非耕地棚室食用菌生产技术规程
作者:刘冰;刘德福;冯鹏;周长军;孙兴容;吴耀坤
关键词:非耕地棚室;食用菌;技术规程
-
甜瓜抗枯萎病资源筛选及抗病生理指标相关性分析
作者:刘泰;王迪;徐慧春;杜志强;胡禧熙;张玲;车野;齐文举
关键词:甜瓜;枯萎病;抗病资源筛选;生理指标测定;相关性分析
-
机械深松对苏打盐碱土盐碱特征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作者:顾鑫;李娜;任翠梅;王丽娜;芮海英;张丽娜
关键词:机械深松;土壤pH;土壤电导率(EC);玉米生长
-
秸秆还田对苏打盐碱土pH、电导率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作者:顾鑫
关键词:秸秆还田;苏打盐碱土;PH;电导率
-
大豆灰斑病菌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作者:顾鑫;刘伟;朱志国;徐礼英;孟雪;童婷婷;姜淑华;丁俊杰
关键词:大豆灰斑病菌;全基因组测序;比较基因组学;毒力差异基因
-
基于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的不同品种香稻米快速鉴别方法
作者:卞景阳;孙兴荣;刘琳帅;邵凯;冯鹏;车野;胡禧熙;顾鑫;徐磊;李杰
关键词:指纹图谱;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特征风味;香稻米;挥发性成分
-
不同限根处理对'夏黑'葡萄叶绿素及果实性状的影响
作者:胡禧熙;朱磊;郎琳;李响;杨瑞华;王明洁
关键词:根域限制;鲜食葡萄;叶绿素含量;果实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