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东北地区春玉米生育期内气候资源变化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淮贺举 1 ; 孙宁 1 ; 史磊刚 1 ; 李奇峰 1 ; 胡海棠 1 ; 陶欢 1 ; 李存军 1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春玉米;生育期;平均温度;生长度日;降雨量;高温度日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ISSN: 1008-0864

年卷期: 2020 年 01 期

页码: 98-10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东北地区春玉米生育期内不同生育阶段气候资源的变化规律,基于东北地区40个农业气象试验站点的物候期观测记录及相应的气象站点逐日气象数据,对比分析了1981—1999年、2000—2016年春玉米营养生长期、并进期、生殖生长期和全生育期平均温度、生长度日、降水量、高温度日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①1981—2016年,东北地区春玉米全生育期及不同生育阶段的平均温度、生长度日和高温度日在空间分布上总体呈现相同的自东北向西南逐渐增加的趋势,降雨量呈现自西北向东南增加的趋势。②相比1981—1999年,2000—2016年春玉米全生育期及不同生育阶段的平均温度和生长度日总体呈现增加趋势,局部趋势不明显。降雨量在各生育期变化不明显,吉林省和辽宁省在并进期略有下降,黑龙江省在生殖生长期的降雨量减少。在营养生长期高温度日在空间上有增加趋势,特别是西部地区高温风险频率有较大增加。

  • 相关文献

[1]东北地区春玉米物候期时空动态变化特征. 淮贺举,李存军,李奇峰,史磊刚,陶欢,胡海棠,陈阜. 2019

[2]2002—2009年东北早熟春玉米生育期及产量变化. 王玉莹,张正斌,杨引福,王敏,赵久然,杨国航. 2012

[3]基于生长度日的冬小麦植株氮浓度监测. 赵钰,李振海,杨贵军,王建雯,段丹丹,杨武德,冯美臣. 2019

[4]京研迷你2号黄瓜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分析. 钱婷婷,于喜燕,郭新宇,杨月英,陆声链. 2010

[5]多湿寡照气候对油桃果实品质形成的影响. 万保雄,姜全,阳爱民,梁瑞郑,陈爱军,付慧敏,韦励业,易显荣,何建军. 2013

[6]城市林木对环境因子的影响. 石媛,李少宁,陈波,鲁绍伟,杨新兵. 2014

[7]温光生态效应对春玉米物质生产的影响. 戴明宏,单成钢,王璞. 2008

[8]旱作玉米施用氮肥对土壤氮素淋溶和移动的影响. 郭建华,赵春江,王秀,孟志军,马伟. 2007

[9]包膜尿素氮素释放特性及其采用接触式施肥对春玉米生长的影响. Gu Jia-lin,谷佳林,Wang Chong-wang,王崇旺,Li Yu-quan. 2010

[10]包膜尿素氮素释放特性及其采用接触式施肥对春玉米生长的影响. Gu Jia-lin,谷佳林,Wang Chong-wang,王崇旺,Li Yu-quan. 2013

[11]不同生态区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比较. 戴明宏,赵久然,杨国航,王荣焕. 2010

[12]北方旱作条件下玉米施用氮肥对氮吸收和淋溶的影响. 郭建华,赵春江,孟志军,王秀,马伟. 2008

[13]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掺混施用方式对土壤脲酶及春玉米生长的影响. 张莉,熊波,卢闯,翟振,蒋彬,李传友,衣文平,逄焕成,李玉义. 2017

[14]不同缓/控释肥料在京郊春玉米上的施用效果初探. 范珊珊,杨俊刚,刘瑜,赵凯丽,陈娟,金强,朱文,韩宝,高飞. 2022

[15]温光生态效应对春玉米物质生产的影响. 戴明宏,单成钢,王璞. 2009

[16]东北地区春玉米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的建立和验证. 卢宪菊,郭新宇,温维亮,于泽涛. 2019

[17]基于无人机多光谱遥感的春玉米叶面积指数和地上部生物量估算模型比较研究. 樊鸿叶,李姚姚,卢宪菊,顾生浩,郭新宇,刘玉华. 2021

[18]一次性施肥对春玉米产量和环境效应的影响. 杨俊刚,高强,曹兵,陈新平. 2009

[19]不同施肥模式下保护性耕作春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 杨海涛,赵久然,李瑞媛,陈国平,张海林. 2007

[20]包膜尿素氮素释放特性及其采用接触式施肥对春玉米生长的影响. 谷佳林,王崇旺,李玉泉,衣文平,李亚星,杨宜斌,徐秋明.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