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籼稻褐稻虱抗源在籼粳杂交后代中的抗性表现与利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阳体冰 1 ; 徐锁顺 1 ; 谷福林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籼粳杂交;抗褐稻虱基因;遗传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1990 年 03 期

页码: 10-16

摘要: 籼稻褐稻虱抗源与不同籼、粳稻杂交,后代的抗性反应明显不同。ASD7携带的bph2及Baba-wee携带的bph4两个隐性基因,在与南京11杂交时呈显性表达,杂种F_2代分离为3R:1S。籼稻抗源与粳稻杂交,抗虱性普遍增强,杂种后代呈双基因分离,这种增强作用在与广亲和或有籼稻血缘粳稻杂交时表现明显。转育的粳稻抗源与盐粳2号、南京11、02428杂交,杂种后代的遗传方式与原籼稻同基因抗源基本一致,说明籼稻抗褐稻虱基因导入粳稻后的基因表达具有稳定性,可以在后代中遗传。

  • 相关文献

[1]水稻籼粳亚种间F_1生育期超亲表现与遗传分析. 李和标,邹江石. 1992

[2]“02428选”的广亲和性及其杂种优势. 王才林,邹江石,王子明,李传国,李和标. 1991

[3]水稻叶片形态因子及其在F_1代的遗传. 吕川根,宗寿余,邹江石,姚克敏. 2005

[4]大白菜耐抽薹育种研究进展. 赵建锋,秦进华,孙玉东,罗德旭,朱明超,丁鹏. 2009

[5]水稻籼粳杂种IR36/Kamairazu花粉育性的遗传. 吕川根,高艳红,宗寿余,邹江石. 2006

[6]棉花抗黄萎病遗传与育种研究进展. 李卫华,胡新燕,杨峰,丁震乾. 2002

[7]粳型巨胚突变体的发现及其遗传研究. 周义文,龚红兵,李闯,盛生兰,刁立平,胡春明,林添资,景德道,钱华飞. 2010

[8]脆茎基因在水稻亚种间杂种后代中的遗传. 吕川根,宗寿余,赵凌,漆庆明,邹江石,池桥宏. 2004

[9]蚕豆育种研究进展(Ⅰ)——遗传学研究. 吴春芳,唐益其,姜永平,钱海民,唐纪华,俞雪美,吴菊芳. 2007

[10]粳稻穗角、着粒密度及每穗颖花数的遗传. 刘金波,王宝祥,刘晓丽,李健,杨波,方兆伟,卢百关,刘艳,迟铭,周振玲,陈庭木,秦德荣,徐大勇. 2014

[11]水稻耐盐基因遗传及耐盐育种研究. 胡婷婷,刘超,王健康,丁成伟,郭荣良,吴玉玲,徐家安,王友霜. 2009

[12]水稻株高、穗长和每穗颖花数的遗传研究. 方兆伟,刘金波,王宝祥,迟铭,宋兆强,李健,杨波,卢百关,刘艳,周振玲,秦德荣,徐大勇. 2016

[13]蚕豆育种研究进展(I)-遗传学研究. 吴春芳,唐益其,姜永平,钱海民,唐纪华,俞雪美,吴菊芳. 2007

[14]大麦遗传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乔海龙,陈健,沈会权,陶红,臧慧,栾海业,陈和. 2013

[15]糯玉米茎秆穿刺强度的遗传模型分析. 王军,李洪涛,许瀚元,迟铭,王朋,张灿宏,徐大勇. 2016

[16]江苏省五十年代以来中籼稻品种产量及有关性状的演变. 姚立生,高恒广,杨立彬,何顺椹,顾根宝,孙明法,顾来顺. 1990

[17]水稻一次枝梗数和二次枝梗数的遗传. 刘金波,刘晓丽,王宝祥,樊继伟,卢百关,李健,方兆伟,迟铭,秦德荣. 2013

[18]水稻耐盐性的遗传及育种研究进展. 程保山,袁彩勇,罗伯祥,王健,李刚,徐卫军. 2016

[19]玉米出籽率性状多世代联合遗传分析. 李洪涛,许瀚元,迟铭,华国栋,王军. 2017

[20]大麦株高构成指数的遗传分析. 王军,李洪涛,迟铭,张灿宏,吕超,黄祖六,许如根.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