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玉米秸秆还田下深松年限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及胡敏酸结构特征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高盼 1 ; 王宇先 1 ; 蔡姗姗 2 ; 徐莹莹 1 ; 杨慧莹 1 ; 王晨 1 ; 张巩亮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

2.黑龙江省黑土保护利用研究院

关键词: 玉米秸秆还田;深松;土壤有机碳;胡敏酸;三维荧光光谱

期刊名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ISSN: 1000-7601

年卷期: 2024 年 42 卷 001 期

页码: 205-21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不同秸秆还田结合耕作措施下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变化特征,基于6 a秸秆还田长期定位试验,利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对CK(不深松+不秸秆还田)、NFG(不深松+每年秸秆还田)、EFG(隔一年深松+每年秸秆还田)、TFG(隔两年深松+每年秸秆还田)和SFG(连年深松+每年秸秆还田)处理下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及胡敏酸(HA)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CK相比,EFG处理0~10 cm 土层的SOC、HA含量和PQ值分别显著增加25.23%、16.19%和 4.27%,FA 含量降低 4.55%.10~20 cm 土层,EFG 处理的 SOC 含量最高,较 CK 增加 13.18%;SFG处理的HA和FA含量较CK提高最多,增幅分别为13.27%和32.74%.通过HA三维荧光图谱发现,与CK(Ex/Em=270/455,270/460)相比,EFG(Ex/Em=280/455,270/465)处理下 0~10 cm 和 10~20 cm 土层中的 HA 荧光峰波长均有红移现象.土壤胡敏酸中包含两个组分,C1(Ex/Em=270/280)和C2(Ex/Em=440/515)同为类腐殖酸物质,胡敏酸整体腐殖化程度较高,结构较为复杂;其中EFG和TFG处理的C2组分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28.59%和31.38%.各处理的C1和C2组分Fmax值均较CK有所增加,即腐殖化程度增加.综上所述,EFG处理(隔一年深松+每年秸秆还田)通过提升土壤有机碳及腐殖酸类物质含量,增加腐殖化程度,加强了土壤的供肥能力,为黑龙江黑土区较佳的耕作技术措施.

  • 相关文献

[1]深松与秸秆覆盖还田对半干旱区土壤碳组分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高盼. 2024

[2]黑土水溶性有机碳对有机物料还田的响应. 魏丹,蔡姗姗,李艳,金梁,王伟,李玉梅,白杨,胡钰. 2020

[3]基于荧光光谱技术研究增效肥料对土壤富里酸荧光特性的影响. 胡钰,魏丹,李艳,王伟,白杨,金梁,蔡姗姗. 2021

[4]秸秆-牛粪发酵过程中溶解性有机质的荧光光谱特征. 李艳,魏丹,王伟,金梁,丁建莉,蔡姗姗,胡钰,白杨. 2021

[5]基于荧光光谱分析秸秆深埋还田黑土剖面DOC组分结构变化特征. 匡恩俊,迟凤琴,张久明,徐明岗,Gilles Colinet,宿庆瑞,郝小雨,朱宝国. 2022

[6]化学氮肥有机替代条件下黑土DOC荧光光谱特征. 张久明,匡恩俊,迟凤琴,刘亦丹,周宝库,夏晓雨,王晓军,孙磊,常本超,魏丹. 2022

[7]麦秸还田及配施化肥对暗棕壤腐殖质的影响. 周鑫. 2019

[8]免耕与常规耕作下黑土腐殖酸含量与结构的差异. 赵红,郑殷恬,吕贻忠,袁丽伟,曾宪楠. 2010

[9]长施马粪对暗棕壤团聚体腐殖质数量和质量的影响. 关松,窦森,马丽娜,温晓辉,周鑫,刘金华,王研,徐雅婧. 2017

[10]不同深松处理对东北盐碱土耕层结构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王宇先,王俊河,任翠梅,刘玉涛,杨慧莹,徐莹莹,高盼,赵蕾,胡继芳. 2018

[11]北方一作区马铃薯机械化栽培模式要点. 马子竣,刘玲玲,汝甲荣,骆成刚,孙继英. 2019

[12]不同深松年限对半干旱区土壤物理性质和玉米籽粒产量的影响. 高盼,刘玉涛,王宇先,杨慧莹,徐莹莹,王俊河,谭可菲. 2018

[13]深松对黑土区土壤物理性质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马星竹. 2020

[14]黑土区深松改土对玉米产量形成和土壤性状的影响. 王俊河,郝玉波,姜宇博,钱春荣,于洋,宫秀杰,李梁. 2014

[15]不同深松处理对玉米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赵伟. 2011

[16]深松垄作对土壤物理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刘玉涛,王宇先,张树权,杨慧莹,周恩昊,连永利,宋秀丽. 2014

[17]深松对半干旱区土壤物理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高盼,刘玉涛,徐莹莹,杨慧莹,王晨,王宇先,徐婷. 2021

[18]1GZL-350深松联合整地机结构及安装调试与维护. 王晨平,王海礁. 2022

[19]深松少耕技术对土壤物理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宫秀杰,钱春荣,于洋,马军韬,肖佳雷,王俊河. 2009

[20]春玉米早春种植管理措施. 曹靖生.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