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稳定同位素与稀土元素指纹特征的大桃产地判别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安 1 ; 陈秋生 1 ; 赵杰 1 ; 潘立刚 1 ; 张强 1 ; 靳欣欣 1 ; 张少军 1 ; 钱训 1 ;

作者机构: 1.北京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市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中心

关键词: 桃;产地溯源;稳定同位素;稀土元素;判别分析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1002-6630

年卷期: 2020 年 06 期

页码: 322-328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建立大桃产地判别技术,为保护地理标志产品、追溯原产地来源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集河北省顺平县、乐亭县、永清县和北京市平谷区共4个产地的92份普通大桃样品,利用元素分析-稳定同位素质谱仪测定大桃中稳定性碳、氮、氢、氧同位素比值,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16种稀土元素含量,结合多重比较分析和一般判别分析建立大桃的产地判别模型。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平谷大桃的氮同位素与其他产地差异显著(P<0.05),平谷、顺平丘陵山区与乐亭县大桃的碳同位素比值差异显著(P<0.05),稀土元素铈、铕、钆和铒含量的地域分布差异最为明显;根据多重比较分析结果,将4种稳定同位素(δ~(13)C、δ~(15)N、δ~2H和δ~(18)O)结合8种稀土元素作为变量(钇、铈、铕、钐、镨、钕、钆和铒)进行一般判别分析,确定3个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的判别函数,以此建立的判别模型对不同产地的大桃原始样本回代检验和交叉检验的整体正确判别率分别为97.8%和95.7%。利用稳定同位素和稀土元素指纹特征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小空间尺度下的大桃产地判别具有可行性。

  • 相关文献

[1]基于多元素和稳定同位素技术的桃产地溯源. 习佳林,郭阳,李安,陶湛文,赵杰,于寒冰. 2024

[2]基于稳定同位素与矿物元素指纹特征的金银花产地溯源研究. 魏静娜,李安,张强,赵云平,赵琳琳,苏蘩,孙萌,刘征辉. 2023

[3]基于稳定性同位素技术的水果及其制品产地溯源研究进展. 蒋越,李安,靳欣欣,潘立刚,张志勇. 2020

[4]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在粮食矿质元素检测和产地溯源中的应用. 李龙,王世芳,冯淼,宋海江,李荣,冯海智. 2022

[5]一种基于反射光谱的烤烟鲜烟叶成熟度测定方法. 李佛琳,赵春江,王纪华,刘良云. 2008

[6]黄缘闭壳龟和黄喉拟水龟形态性状差异的比较. 杨贵强,李文通,林泉,郑煌,马峻峰,李婵,袁丁. 2018

[7]不同成熟度烤烟鲜叶的高光谱响应及其判别分析. 李佛琳,赵春江,王纪华,刘良云. 2008

[8]基于模拟光谱数据的冬小麦播期遥感监测最佳时相研究. 李明君,李存军,淮贺举,胡海棠,史姝,全斌. 2015

[9]光致劣变大米的无损判别及不同遮挡方式有效性研究. 王冬,栾云霞,马智宏,王刘庆. 2023

[10]气味指纹技术评价真空包装罗非鱼的新鲜度研究. 钟赛意,刘寿春,秦小明,王维民,林华娟,谌素华. 2013

[11]ATR-THz波谱结合PLS-DA对陈化小麦快速无损鉴别研究. 王冬,潘立刚,刘龙海,江元卿,李安,靳欣欣,马智宏,王纪华. 2016

[12]稳定同位素技术在农产品产地溯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李成,潘立刚,王纪华,陆安祥. 2013

[13]不同产地库尔勒香梨果实生育期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 张伟,赵多勇,丁长伟,赵丹,李安,马雪,康露,刘志虎. 2022

[14]桃中两个MADS box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吴凡,徐勇,常凤启,李学东,马荣才. 2004

[15]鲜食观赏两用桃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刘佳棽,王尚德,王富荣,刘国彬,王虞英. 2010

[16]桃果实中酚类物质的提取及其抗氧化研究进展. 王卉,刘庆菊,韩平. 2019

[17]利用QuEChERS-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桃中草铵膦及其代谢物残留. 陈莉,贾春虹,刘冰洁,余苹中,贺敏,赵尔成,靖俊杰. 2020

[18]采后厚朴提取物处理对桃果实抗病性的影响. 张莉,冯晓元,王政军,李文生,王宝刚,杨军军. 2010

[19]桃果实风味品质指标测定与品种筛选. 赵剑波,姜全,郭继英,陈青华,李绍华. 2007

[20]草炭对桃园土壤理化性状及桃树生物效应的影响. 张良英,王永熙,王小伟,魏钦平,张强,刘军.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