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栽培措施对高粱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曹雄 1 ; 梁晓红 1 ; 黄敏佳 1 ; 申登高 1 ; 李占林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高粱;栽培措施;密度;播期;施肥量;产量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5 年 31 卷 03 期

页码: 126-132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为了探讨不同栽培措施对不同高粱品种产量的影响,寻求高粱获得高产的最佳栽培模式,本试验以‘晋杂23号’和‘晋中405’为试验品种,在山西省农业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的试验田研究了不同密度、施肥量、播期对高粱试验品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晋杂23号’属丰产型品种,不宜密植;‘晋中405’属密植类型,以群体产量获得高产;随着播期的推迟,‘晋杂23号’和‘晋中405’的产量都呈下降趋势,且差异显著。最佳栽培措施:‘晋杂23号’为225 kg/hm2施肥水平、12万株/hm2密度水平及5月2日的播期;‘晋中405’为225 kg/hm2施肥水平、15万株/hm2密度水平及5月2日的播期。

  • 相关文献

[1]不同播期·密度·施肥量对“长农39号”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李齐霞,李中青,郭二虎,祁丽婷,王瑞,王敏,孙万荣,任先忠. 2016

[2]早熟高梁杂交种晋早94―1栽培技术研究. 曹昌林,高德进. 1999

[3]早熟区不同播期旱地玉米产量对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的响应. 张冬梅,张伟,刘恩科,姜春霞,陈琼,韩彦龙,黄学芳,刘化涛,赵聪,池宝亮. 2013

[4]籽用工业大麻"汾麻3号"旱作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赵铭森,高金虎,冯旭平,孟晓康,康红梅. 2019

[5]不同施肥量与密度对超甜玉米新品种“晋超甜1号”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张广峰,卢保红,魏荣业,杜如姗. 2015

[6]不同播期、积温、降水量对高粱农艺性状形成及产量的影响. 赵建武,白文斌,刘贵锋,王金转,郑香萍. 2014

[7]不同播期、密度对冬小麦冠层结构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霍成斌,李岩华,孙美荣,张俊灵,张东旭. 2011

[8]不同播期密度对山西省复播芝麻的影响. 刘文萍,卫双玲,申珂,任果香,文飞. 2011

[9]品种、密度、播期对带状小麦套种玉米产量的影响. 刘丽,常云龙,宋秀珍,连培红,刘彤,王国庆. 2016

[10]播期和密度对长农35号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范惠萍,郭二虎,王秀清,程丽萍,王军,郭鸿亮,宋红军. 2010

[11]密度与播期对晋西旱作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王小强,武建凯,赵铭森,王若鹏,梁晓红,李娜,任重,寇圆媛. 2015

[12]不同种植环境和密度对机械化栽培高粱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詹鹏杰,平俊爱,楚建强,李燕. 2019

[13]不同栽培措施对高粱品质性状的影响. 穆艳芳. 2016

[14]高粱早熟杂交组合黑龙11A×七抗七施肥量研究. 高德进,曹昌林. 1997

[15]高粱早熟杂交组合默龙11A*七抗七施量研究. 高德进,曹昌林. 1997

[16]‘晋荞麦(苦)5号’的栽培技术. 郝志萍,吕慧卿,曹昌林,张琼姝,彭之东,张建华,史丽娟. 2016

[17]高淀粉高粱05-1高产技术措施研究. 曹昌林,董良利,宋旭东,郝志萍,郑丽萍. 2008

[18]高粱的分蘖发生与播期?肥力的关系研究. 李燕,顾蓉. 2016

[19]高粱分蘖力与播期·肥力的关系. 李燕,顾蓉. 2016

[20]播期对高粱营养与食味品质的调控效应. 张瑞栋,张壮,岳忠孝,李佳衡,陈小飞,徐晓雪,邢艺凡,姜冰,周宇飞,黄瑞冬.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