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抗线大豆生育期结构与农艺性状及产量的相关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杜志强 1 ; 田中艳 1 ; 周长军 1 ; 李建英 1 ; 杨柳 1 ; 吴耀坤 1 ; 高国金 1 ; 唐金华 2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2.黑龙江省鹤岗市东方红乡政府

关键词: 抗线大豆;生育期结构;农艺性状;产量;相关性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2011 年 30 卷 02 期

页码: 238-24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选取50份抗线大豆品种(系)进行生育期结构与农艺性状及产量关系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供试的抗线品种(品系),生育前期天数主要集中在33~35 d,占供试材料的80%;生育后期天数主要集中在77~85 d,占供试材料的76%;全生育期天数在102~123 d之间,其中112~120 d的占供试材料的80%;(2)生育后期、全生育期R8与百粒重、小区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与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3)单株粒数与百粒重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236。

  • 相关文献

[1]抗线大豆品种生育期结构与百粒重、产量间的相关研究. 杜志强. 2013

[2]不同结荚习性抗线大豆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研究. 杜志强. 2014

[3]种植密度对黑龙江省主栽抗线大豆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杜志强,田中艳,周长军,李建英,杨柳,吴耀坤,王明泽,师臣,唐金华. 2011

[4]抗线大豆齐农30的育成与栽培要点. 袁明. 2024

[5]植株农艺性状与稻米品质关系的研究进展. 耿立清. 2005

[6]高光效大豆光合速率与主要光合生理指标及农艺性状的关系. 郑宝香,满为群,杜维广,栾晓燕,刘鑫磊,马岩松. 2008

[7]栽培因素对粳稻垦稻12产量和群体结构的影响. 马波. 2012

[8]覆膜对不同生态型谷子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 董扬. 2023

[9]不同水稻品种干物质积累与产量性状的相关研究. 闫平,张书利,于艳敏,牟凤臣,武洪涛,徐振华,周劲松. 2015

[10]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小豆品种高产稳定性. 孟宪欣. 2006

[11]利用SPAD氮饱和指数指导玉米中后期氮素诊断. 王囡囡,张春峰,张洪权,李于,宋英博,朱宝国,孟庆英,樊伟民,李灿东,孟凡祥. 2022

[12]不同种植密度与氮肥施用量对春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赵杨,杨德光,钱春荣,王俊河,史晓璐,徐晓波. 2013

[13]不同密度和栽培方式对大豆品种黑河5O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 谭娟,吕晓丽,蔡鑫鑫,王舒. 2013

[14]掐尖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王囡囡,于忠和,宋英博,朱宝国,刘忠堂,陈庆山,胡国华,孟庆英. 2010

[15]不同耕作模式对大豆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邵珊珊,石绍河,陈维元,付亚书,姜世波,曲梦楠,陈琦. 2018

[16]黑龙江西部半干旱地区玉米产量与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 周长军. 2020

[17]食用向日葵主要性状对产量、饱满度的影响. 王文军. 2017

[18]适合北方闲置水稻育秧大棚栽培的双孢蘑菇品种筛选. 于洪久,郭炜,张楠,刘杰,常博文,孙彬,钟鹏,王大蔚,左辛. 2018

[19]高寒地区不同轮作模式对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汝甲荣,刘玲玲,孙继英,马子竣,王怀鹏,邱广伟. 2021

[20]种植密度对早熟春玉米南北73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陈海军.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