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转基因棉花再生幼苗简易移栽方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天子 1 ; 秦郁 1 ; 张保龙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转基因棉花;再生幼苗;移栽;成活率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13 年 41 卷 11 期

页码: 99-10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对影响转基因棉花再生幼苗移栽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再生幼苗具有健壮根系的基础上,移栽基质是否无菌对移栽成活率无明显影响;5 mg/L NAA水溶液蘸洗再生幼苗根系后移栽,可使移栽成活率提高5百分点;移栽过程中对再生幼苗的温度和湿度控制是棉花再生幼苗移栽成活的关键,温度控制在25~30℃的相对稳定范围有助于再生幼苗快速生长;幼苗移栽后保湿14 d左右再缓慢透气7 d可使再生幼苗从高湿环境向正常空气湿度环境过渡,保证移栽成活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转基因棉花再生幼苗移栽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使80%以上再生幼苗移栽成活。

  • 相关文献

[1]红叶李新品系L0630组培苗的移栽技术. 李玉娟,马赞留,宗加锁,张健,李敏,陈惠,王莹,谈峰. 2014

[2]钾高效利用型转基因棉花的培育. 施卫明,严蔚东,黄骏麒,吴敬音,何小兰,汤利,王校常. 2001

[3]不同类型棉田生态系统的研究. 杨峰,王阶祥,腾俊磊,陈德华. 2006

[4]不同生态区域转基因抗虫棉抗棉铃虫水平波动度研究. 柏立新,许乃银,邹奎,肖留斌,刘艳青,孙厚俊. 2007

[5]转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基因提高棉花对枯萎病和黄萎病的抗性. 简桂良,倪万潮,杨红华,王志兴,孙文姬,张保龙,王晓峰,马存,贾士荣. 2005

[6]转几丁质酶和葡聚糖酶双价基因棉花株系的抗病性. 张昕,金中时,王凤良,邓晟,林玲,周益军. 2012

[7]草甘膦诱导抗草甘膦棉花花药中激素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刘吉焘,狄佳春,陈旭升. 2014

[8]转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基因提高棉花对枯萎病和黄萎病的抗性. 简桂良,倪万潮,杨红华,王志兴,孙文姬,张保龙,王晓峰,马存,贾士荣. 2005

[9]国审转基因棉花新品种盐棉39. 孙健雄,高进,王为. 2024

[10]基于重测序鉴定GbTMEM214基因在陆地棉基因组的插入位点. 程俊凌,赵亮,徐剑文,刘剑光,徐鹏,徐珍珍,郭琪,王月平,赵君,沈新莲,陈全家,肖松华. 2024

[11]糯玉米塑盘育苗移栽三熟高效栽培技术. 赫明涛,王军,张明,吴承东. 2008

[12]甜玉米早春塑盘育苗高效栽培技术及应用. 吴同刚,韩兴华,陆虎华. 2017

[13]水稻直播与移栽的比较及相应育种策略. 景德道,刁立平,钱华飞,盛生兰,林添资,胡春明. 2008

[14]不同断根方式对桃胚培苗移栽的影响. 许建兰,马瑞娟,俞明亮,张斌斌,周懋,郭磊. 2016

[15]粳稻花培苗移栽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 胡婷婷,王健康,丁成伟,郭荣良,吴玉玲,徐家安,王友霜,赵轶鹏. 2015

[16]钵苗移载对单季晚稻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姚月明,沈明星. 2000

[17]里下河地区“宁杂1818”一穴双株栽培技术规程. 李锦霞,李爱民,张洁夫,李祥,陈书健. 2016

[18]脱除SPVD甘薯组培苗快繁及移栽研究. 袁蕊,唐伟,孙书军,赵路宽,胡杨,马居奎,王洁,曹清河,周志林. 2021

[19]苏南地区秋冬茬移栽芹菜农艺性状的比较与评价. 贾丽丽,沈迪,陈龙正,路晓华,陶建平,刘洁霞,刘惠吉,熊爱生. 2021

[20]水稻机械化播栽对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张岳芳,陈留根,张传胜,杨洪建,盛婧,朱普平,郑建初.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