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萝卜花序轴再生体系的建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娄丽娜 1 ; 戴澈 1 ; 刘根新 1 ; 乔俊楠 1 ; 季延娣 1 ; 苏小俊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江苏省高效园艺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泰兴市新街镇农业服务中心

关键词: 萝卜;花序轴;组织培养;雄性不育系;激素;外植体;诱导率;成苗率;驯化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17 年 21 期

页码: 42-4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萝卜雄性不育系的幼嫩花序轴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可成功诱导出苗。将幼嫩花序轴接种到不同激素配比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其中在MS+6-BA 3.0 mg/L+NAA 0.6 mg/L培养基培养效果最好,诱导率高达92.31%;用MS+6-BA 1.0 mg/L+NAA 0.1 mg/L培养基诱导成苗,获得1株再生苗,成苗率为3.33%;用MS+NAA1.0 mg/L培养基成功对幼嫩花序轴进行生根培养,并被驯化移栽成活。

  • 相关文献

[1]莲不同类型地下芽的初代培养. 靖晶,李军,刘凤军,徐君,王欢,姜红卫. 2021

[2]胚龄、激素对小麦单倍体萌发率及成苗率的影响. 孙苏阳,王永军,李海军,李丽丽,蒋学祥. 2013

[3]萝卜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配合力分析及杂种优势差异性比较研究. 苏小俊,袁希汉,卢成苗,高军,徐海. 2008

[4]萝卜雄性不育系的花器性状和形态学研究. 苏小俊,高军,袁希汉,卢成苗,徐海. 2008

[5]兔眼蓝莓外植体启动培养研究. 孙永平,曹荣祥,郭成宝,陈月红,童晓利,唐泉. 2015

[6]元宝枫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 权志珣,燕丽萍,王因花,仲伟国,梁燕,吴德军,马秋月. 2024

[7]苏州荸荠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徐君,刘凤军,佘旭东,牟建梅,李军,宋英,张国芹. 2011

[8]重瓣大花萱草“Double Firecracker”组培快繁技术. 陈芬,罗桂杰,谭军. 2018

[9]沙梨新品种苏翠1号组培快繁体系研究. 蔺经,李晓刚,李慧,杨青松,王中华,常有宏. 2014

[10]江苏沿海棉区棉花子指对成苗率影响研究. 崔必波,王伟义,李俊,孙扣忠,李亚芳,黄志勇. 2014

[11]不同类型育苗基质对无籽西瓜出苗及生长的影响. 王林闯,许文钊,徐兵划,赵建锋,罗德旭,张朝阳,王玮玮,孙玉东. 2019

[12]小麦×玉米诱导小麦单倍体高效系统的建立. 蔡华,马传喜,黄正来,乔玉强,陆维忠. 2006

[13]不同育苗方式对主要蔬菜作物育苗效果的影响. 徐海,宋波,陈龙正,卢之道,袁希汉. 2014

[14]小麦×玉米单倍体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蔡华,马传喜,乔玉强,陆维忠. 2007

[15]秋水仙素对草莓离体叶片再生和多倍体诱导的影响. 张计育,李国平,乔玉山,王萌,李金凤,章镇. 2009

[16]金叶龟甲冬青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 丁久玲,郑凯,梁慧敏,巫建新,鲍荣静. 2019

[17]4个玉米单倍体诱导系的诱导效果. 贾波,谢庆春,余艳欢. 2023

[18]水稻落粒性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宋颖娉,宋立明. 2015

[19]有机基质对大蒜组培苗驯化的影响. 赵永强,樊继德,刘灿玉,张碧薇,陆信娟,杨峰. 2020

[20]四株野生花脸香蘑的人工驯化栽培试验. 华秀红,宋金俤,刘超,林金盛.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