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国审小麦新品种郑麦101的选育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何盛莲 1 ; 吴政卿 1 ; 雷振生 1 ; 杨会民 1 ; 杨攀 1 ; 晁岳恩 1 ; 李巍 1 ; 周正富 1 ; 刘加平 1 ; 徐福新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河南省小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小麦国家工程实验室/农业部黄淮中部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小麦;郑麦101;选育;特征特性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科学

ISSN: 1004-3268

年卷期: 2014 年 43 卷 10 期

页码: 23-2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郑麦101是以高产、稳产、多抗、广适材料郑麦9023为亲本,经过多年定向选择和鉴定培育而成的高产、稳产、抗病小麦新品种。区试2a平均产量6 958.5kg/hm2,比对照品种偃展4110增产3.82%;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 984kg/hm2,比对照品种偃展4110增产5.17%。2a区试品质分析结果表明,湿面筋含量分别为35.1%、34.0%,吸水率分别为56.6%、55.2%,稳定时间分别为8.0min、6.1min。品质指标接近优质强筋标准,综合抗病性较好,抗条锈病,对赤霉病有一定耐性。适宜于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大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陕西省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中晚茬种植。

  • 相关文献

[1]国审小麦新品种郑麦101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何盛莲,吴政卿,雷振生,杨会民,杨攀. 2014

[2]减量施氮对郑麦101产量及加工品质的影响. 张琨,秦毛毛,刘艳喜,秦海霞,郑春风,车军,周正富,吴政卿,雷振生. 2018

[3]优质弱筋高产小麦新品种郑丰5号的选育. 吴政卿,雷振生,何盛莲,赵献林,杨攀,何宁,王美芳,凡军洲. 2009

[4]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金穗116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张丹,刘贺宾,黄彦宗. 2017

[5]播期、播量对小麦郑麦101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何盛莲,吴政卿,雷振生,杨攀,周正富,晁岳恩,李文旭,徐福新,汪庆昌,李巍. 2018

[6]优质强筋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郑麦379选育报告. 杨会民,雷振生,吴政卿,王美芳,何宁,何盛莲,晁岳恩,周正富. 2013

[7]烤烟新品种豫烟13号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李雪君,孙计平,丁燕芳,平文丽,孙焕,李耀宇,俎换新,李旭辉,侯咏. 2017

[8]郑麦1860豫东北生态区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许国震,郭瑞. 2021

[9]高产广适小麦品种郑麦136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杨攀,徐福新,周正富,雷振生,吴政卿,李生堂,程广永,李文旭,秦毛毛. 2024

[10]小麦新品种太学278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邓旭先,张丹,王运星,黄彦宗. 2023

[11]河南省主要小麦品种的系谱分析及利用. 赵淑章,李合智,武素琴. 2000

[12]国审小麦新品种郑麦369的选育. 李文旭,徐福新,时夏,刘聪聪,吴政卿,杨会民,张笑晴,倪雪峰,朱高纪,雷振生. 2024

[13]玉米杂交种郑单14号(豫玉18号)选育. 王义波,王振华,王永普,张新. 2000

[14]优质多抗高产韭菜新品种-CC韭. 石凤信. 1999

[15]河南省主要生物质能源树种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任银玲,毛家伟,张翔,张玉亭,李珍. 2011

[16]芝麻同源四倍体特征特性研究. 卫双玲,张海洋,卫文星,张体德,路凤银,焦宏廷. 2002

[17]一次性收获绿豆品种郑绿8号的特征特性及机械化栽培技术. 杨国红. 2010

[18]西瓜新品种“天骄”特征特性及大棚高效栽培技术. 常高正,徐小利,赵卫星,李晓慧,杨帆,荆艳彩. 2009

[19]高产、高蛋白大豆品种豫豆25号. 梁慧玲,李卫东. 2002

[20]厚皮甜瓜新品种瑞雪6号的特征特性与设施栽培技术. 杨帆,常高正,李晓慧,徐小利,赵卫星,梁慎.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