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0.2%高效氯氰菊酯粉剂对田间红火蚁种群数量及蚁巢迁移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齐国君 1 ; 王刚 1 ; 石庆型 1 ; 陆嘉进 1 ; 关子盈 1 ; 陈婷 1 ; 陈洁 1 ; Muhammad Irfan Waris 1 ; 吕利华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红火蚁;粉剂;种群数量;分巢;迁移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学报

ISSN: 0577-7518

年卷期: 2023 年 005 期

页码: 1184-119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科学评价触杀性粉剂对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的防治效果,利用0.2%高效氯氰菊酯粉剂对田间红火蚁蚁巢进行单蚁巢处理,分析粉剂施用剂量和次数对田间红火蚁种群数量及蚁巢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触杀性粉剂处理可在短期内显著降低红火蚁的蚁巢数量和工蚁诱集数量,50 g/巢和100 g/巢处理1 d后,蚁巢数量降幅分别达55.17%和66.04%,工蚁诱集数量降幅分别达31.79%和51.95%,但5~9 d后基本恢复至处理前水平,第21天蚁巢增加率达86.21%和37.74%,持效性较差。增多粉剂施用次数同样也只能在短期内压低红火蚁的蚁巢数量和工蚁诱集数量,施用1、2和3次粉剂1 d后蚁巢数量降幅分别达61.44%、76.82%和80.79%,工蚁诱集数量降幅分别达55.40%、47.21%和28.36%,随着时间延长,蚁巢数量和工蚁数量很快恢复。虽然随着施药剂量增加,蚁巢增加率和分巢率明显降低,新蚁巢出现时间略有延迟,新蚁巢的体积明显减小,但整体来看蚁巢数量仍呈上升趋势,新蚁巢出现的距离和方位也没有明显差异。表明粉剂防治仅可在短期内表面上压低红火蚁种群数量,即使增加施药剂量和次数也不能有效降低红火蚁蚁巢数量,甚至会引起并加剧蚁巢的分巢扩散,建议在红火蚁防控中应慎重使用,或仅用于局部应急防控工作。

  • 相关文献

[1]药剂灌巢剂量对红火蚁蚁巢迁移的影响. 齐国君,刘杰,陈婷,吕利华,何余容. 2017

[2]黄毛鼠种群动态的时序组合预测模型研究. 冯志勇,黄立胜,邱俊荣,隋晶晶,姚丹丹,黄秀清. 2006

[3]黄毛鼠种群数量中、长期测报模型的研究. 冯志勇,黄秀清,颜世祥,叶冠良,林汉杰. 2000

[4]广东南雄和新会农田鼠情监测结果分析. 林思亮,黄立胜,蓝子胜,赖荣丰,姚丹丹,姜洪雪,冯志勇. 2022

[5]黄毛鼠综合防治对策及技术研究. 黄秀清,冯志勇,颜世祥,叶冠良,林汉杰,袁玉钧,刘继胜. 2002

[6]红火蚁对引诱物偏好性试验. 刘杰,陈焕瑜,刘晓燕,冯夏,何余容,吕利华. 2007

[7]重大入侵害虫红火蚁种群控制基础及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曾玲,李小妮,田伟金,王琳,吴仕豪,何余容,何晓芳,陆永跃,梁广文,曾鑫年,陈忠南,吕利华,许益镌,胡学难. 2010

[8]缓释尿素对水稻灌浆期剑叶及籽粒养分变化的影响. 张木,唐拴虎,张发宝,黄巧义,黄旭,逄玉万,易琼. 2017

[9]浅议档案安全迁移. 张大彤. 2018

[10]稻作对酸性硫酸盐土酸分布及迁移的影响. 黄巧义,杨少海,唐拴虎,黄旭,李苹,付弘婷,易琼,张发宝. 2016

[11]不同镁肥在中国南方三种缺镁土壤中的迁移和淋洗特征. 李丹萍,刘敦一,张白鸽,杨敏,李文丽,石孝均,陈新平,张跃强. 2018

[12]秸秆还田方式对不同生长期水稻中Cd迁移转化的影响. 石含之,江棋,文典,徐爱平,邓腾灏博,杜瑞英. 2023

[13]黄毛鼠种群数量中、长期测报模型的研究. 冯志勇,黄秀清,颜世祥,叶冠良,林汉杰. 2001

[14]海南蔗区趋光性昆虫种类及其动态研究. 伍苏然,熊国如,杨本鹏,詹儒林. 2014

[15]我国红火蚁防治药剂应用现状、防效评价及防控对策. 陈婷,胡德亮,石庆型,陈洁,关子盈,陆嘉进,齐国君. 2024

[16]红火蚁与热带火蚁间的干扰竞争. 雷妍圆,吕利华,何余容,李世茂,石庆型. 2016

[17]华南地区桑园和荒地两种生境中红火蚁觅食工蚁的食物组成. 张波,何余容,陈婷,齐国君,吕利华. 2015

[18]介绍红火蚁的野外采集和实验室饲养的方法. 吕利华,冯夏,陈焕瑜,刘杰,刘晓燕,何余容. 2006

[19]扶桑绵粉蚧及其蜜露对红火蚁的召集作用. 关子盈,邵翠翠,石庆型,陈婷,吕利华,陈洁,齐国君. 2022

[20]自然寄生红火蚁病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红火蚁的致病力. 刘晓燕,吕利华,何余容.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