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长期配施有机肥对宁夏引黄灌区水稻产量和稻田氮素淋失及平衡特征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汝亮 1 ; 张爱平 2 ; 李友宏 1 ; 王芳 1 ; 赵天成 1 ; 陈晨 1 ; 洪瑜 1 ;

作者机构: 1.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引黄灌区;稻田;有机肥;氮淋失;氮平衡

期刊名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ISSN: 1672-2043

年卷期: 2015 年 34 卷 05 期

页码: 947-95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宁夏引黄灌区的青铜峡稻田,通过4年的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配施有机肥对水稻籽粒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和氮素淋失特征的影响。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不施用氮肥(T1)、常规化学氮肥300 kg·hm-2(T2)、优化化学氮肥210 kg·hm-2+有机肥氮肥90 kg·hm-2(T3)、优化化学氮肥240 kg·hm-2(T4)、优化化学氮肥195 kg·hm-2+有机肥氮肥45 kg·hm-2(T5)。用稻田退水采集装置收集20、60 cm和100 cm深度的淋溶水,计算氮素淋失量。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施氮和优化施氮水平下配施有机肥,水稻籽粒产量没有降低,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了5.2、1.9个百分点;配施有机肥可以显著降低田面水中的总氮浓度和土体中氮素淋失量,20 cm土层中总氮淋失量分别降低了9.99%和6.02%,100 cm土层中总氮淋失量分别降低了17.9%和9.3%;氮平衡特征计算结果表明,同等施氮水平下配施有机肥氮素表观损失量分别降低了12.1%和12.5%。与常规只施用化肥比较,配施有机肥可以显著降低氮素的淋洗损失,优化施氮水平下配施有机肥(T5处理)为协调水稻产量和环境安全的合理选择。

  • 相关文献

[1]生物炭对引黄灌区水稻产量和氮素淋失的影响. 刘汝亮,张爱平,李友宏,王芳,肖建南,赵天成,陈晨,洪瑜,杨正礼. 2016

[2]不同类型有机肥对宁夏引黄灌区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陈泽,丁永锋,张珞,刘汝亮,张学军. 2020

[3]宁夏引黄灌区水稻有机肥适宜用量研究. 刘汝亮,李友宏,王芳,赵天成,陈晨,洪瑜. 2016

[4]应用于水稻生产的增效减负环保型施肥技术比对——以宁夏引黄灌区为例. 张爱平,高霁,刘汝亮,陈哲,杨世琦. 2015

[5]生物炭对灌淤土氮素流失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张爱平,刘汝亮,高霁,张晴雯,肖建南,陈哲,杨世琦,惠锦卓,杨正礼. 2014

[6]宁夏引黄灌区农村信息化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 赵晖,温学飞,赫晓辉,王政峰,安钰. 2011

[7]适于我国南方地区种植的高秋眠苜蓿品种宁夏引黄灌区麦后复种表现. LI Ju-cai,李聚才,ZHANG Jun-li,张俊丽,SHI An,施安. 2018

[8]缓释肥侧条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刘汝亮,李友宏,王芳,赵天成,陈晨,洪瑜,周丽娜. 2014

[9]不同水氮措施对土壤-芹菜体系中无机氮动态变化与平衡的影响. 张学军,罗建航,陈晓群,吴礼树,胡承孝. 2007

[10]不同水氮管理对氮素利用与平衡的影响. 张学军,陈晓群,罗建航,吴礼树,胡承孝. 2007

[11]优化施肥对春小麦产量、氮素利用及氮平衡的影响. 赵营,周涛,郭鑫年,梁锦秀,吴霞,冀宏杰,张维理. 2011

[12]供氮水平对引黄灌区春小麦氮平衡及产量和加工品质的影响. 刘汝亮,李友宏,马世铭,王芳,陈晨,曾希柏,白玲玉. 2011

[13]不同供氮水平对春小麦产量、氮肥利用率及氮平衡的影响. 张爱平,杨世琦,杨淑静,李友宏,刘汝亮,杨正礼. 2009

[14]宁夏引黄灌区冬小麦旱追肥肥效实验. 沈强云,党根友,李路一,樊明,田军仓. 2011

[15]秸秆还田对引黄灌区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影响的研究. 王会斌,杨滨齐,刘越,庄海,白武星,胡平,刘汝亮. 2014

[16]氮肥运筹对宁冬11号地上部干物质积累运转及产量的影响. 张维军,袁汉民,陈东升,王小亮,亢玲,何进尚,赵桂珍,惠建,陈荣. 2012

[17]有机复合肥料对宁夏引黄灌区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影响的研究. 庄海,刘越,杨滨齐,王会斌,白武星,胡平,刘汝亮. 2014

[18]宁夏引黄灌区冬麦北移及耕作改制的发展. 袁汉民,陈东升,王晓亮,赵桂珍,张富国. 2011

[19]宁夏引黄灌区发展节水农业的途径及潜力分析. 沈强云,田军仓,张富国. 2004

[20]不同基因型鲜食菜用春大豆品种的适应性研究. 赵志刚,罗瑞萍,姬月梅,连金番.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