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无人机多源影像数据的灌浆期人工合成小麦抗旱性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燕雯 1 ; 金秀良 2 ; 李龙 2 ; 徐子涵 3 ; 苏悦 1 ; 张跃强 3 ; 景蕊莲 2 ; 毛新国 2 ; 孙黛珍 1 ;

作者机构: 1.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2.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基因资源与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

3.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荒漠绿洲区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新疆作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多源影像;光谱指数;人工合成小麦;抗旱性;灌浆期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24 年 009 期

页码: 1674-168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基于无人机多源影像及产量数据评价人工合成小麦种质的抗旱性,优选高通量抗旱性鉴定指标,发掘抗旱人工合成小麦种质资源,为加快拓展小麦抗旱遗传资源、提升旱地小麦育种水平提供技术支撑和种质材料。【方法】以80份人工合成小麦种质及对照小麦品种新春37为试验材料,在田间进行小区播种,设置干旱和灌溉2种水分处理;利用无人机搭载多光谱及热红外相机采集试验材料灌浆期多源影像进行拼接处理,通过阈值分割等方法提取各试验材料的光谱指数;利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鉴选抗旱相关光谱指标,结合单指标及综合评价方法鉴定人工合成小麦种质的抗旱性。【结果】基于无人机多源影像数据提取了80份人工合成小麦种质的19种光谱指数。不同光谱指数抗旱系数与小区产量抗旱指数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OSAVI的抗旱系数与抗旱指数的关联度最高,NDVI、CIre和NDRE的抗旱系数与抗旱指数的关联度较高。部分光谱指数的抗旱系数间相关性较高,存在冗余信息,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9个光谱指数的抗旱系数转换为3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3个综合指标的贡献度分别为59.6%、12.0%和9.6%。利用加权隶属函数法聚合综合指标,通过公式计算获得各人工合成小麦种质的综合抗旱性度量值。基于抗旱指数鉴定出6份强抗旱人工合成小麦种质,基于综合抗旱性度量值鉴定出5份强抗旱种质,其中,SW004和SW009在2种方法的评价结果中均被评为强抗旱种质。基于OSAVI的抗旱系数对80份人工合成小麦种质进行抗旱性分级,分级结果与基于综合抗旱性度量值的分级结果基本一致。根据OSAVI的抗旱系数鉴定出的6份强抗旱种质中,有5份在基于综合抗旱性度量值分级中也被鉴定为强抗旱种质。【结论】基于无人机多源影像提取的光谱指数NDVI、OSAVI、CIre和NDRE,以及基于光谱指数的综合抗旱性度量值均可用于辅助鉴定小麦种质抗旱性。

  • 相关文献

[1]人工合成小麦种质资源抗旱性评价及筛选. 俞天胜,曾潮武,王威,苗雨,李玉峰,叶凯. 2015

[2]高光谱指数法用于确定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蒸腾速率. 王珊珊,陈曦,周可法,王重. 2014

[3]不同灌溉条件下冬小麦灌浆期冠层温度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崔新菊,赵奇,尤明山,王彩荣,彭云承,董世磊. 2010

[4]小麦抗旱性、水敏感性和水分高效利用特性的研究. 吴振录,卢运海,范玲,蔡晓莉,李剑峰,樊哲儒,张跃强. 2006

[5]不同基因型冬小麦抗旱性鉴定及相关抗旱指标分析. 曹俊梅,周安定,吴新元,张新忠,芦静,黄天荣,高永红. 2012

[6]华南地区4种阔叶幼苗水分胁迫条件下的抗旱性初探. 史小玲,薛立,任向荣,冯慧芳,郑卫国,傅静丹. 2011

[7]提高玉米抗旱鉴定准确性的水旱交替种植模式分析. 唐怀君,谢小清,张磊,刘成,孙宝成. 2018

[8]新疆春小麦品种萌发期抗旱性评价. 白璐,贾永红,杨安娜,童婷,阎晓菲,张新玲. 2018

[9]中亚大麦品种萌发期抗旱性筛选与鉴定. 任毅,王仙,张金汕,聂石辉,吴高明,耿洪伟,方伏荣. 2019

[10]棉花品种资源花铃期抗旱性鉴定与评价. 郑巨云,王俊铎,龚照龙,梁亚军,张泽良,艾先涛,郭江平,莫明,李雪源. 2021

[11]欠量灌水方法用于玉米抗旱性鉴定和评价研究. 唐怀君,谢小清,赵连佳,孙宝成,黎裕,王天宇,刘成. 2017

[12]玉米抗旱品种的筛选指标研究. 黎裕,王天宇,刘成,石云素,宋燕春. 2004

[13]人工模拟水分胁迫条件下小麦幼苗抗旱性鉴评指标的分析. 黄清华,景蕊莲,吴新元,曹连莆,昌小平,张新忠,黄天荣. 2007

[14]283份玉米田间抗旱性鉴定与筛选. 唐怀君,谢小清,张磊,孙宝成,杨杰,刘成. 2023

[15]水分胁迫后玉米杂交种结穗性变化和抗旱性的关系研究. 孙宝成,刘成,石云素,宋燕春,王天宇,黎裕. 2010

[16]新疆春小麦主栽品种和新品种的抗旱性研究初报. 蔡晓莉,吴振录,樊哲儒,李剑峰,姚源松. 2005

[17]黍稷农家种种质资源抗旱性的田间鉴定. 刘宁,王威,颜国荣,肖菁,白玉亭,柏仲祥,昌小平,刘志勇,景蕊莲. 2016

[18]小麦水分高效利用种质的筛选方法探讨. 吴振录,黄光宏,樊哲儒,李剑峰,蔡晓莉. 2005

[19]不同基因型冬小麦抗旱性鉴定及相关抗旱指标分析. 曹俊梅,周安定,吴新元,张新忠,芦静,黄天荣,高永红. 2011

[20]我国甜菜抗逆性研究进展. 李承业,王燕飞,黄润,董心久.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