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油菜雌性不育突变体FS-M_1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新军 1 ; 戚存扣 1 ; 张洁夫 1 ; 浦惠明 1 ; 高建芹 1 ; 傅寿仲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雌性不育;突变体;生物学特性

期刊名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ISSN: 1007-9084

年卷期: 2003 年 25 卷 03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甘蓝型油菜雌性不育突变体FS-M_1的研究结果表明,FS-M_1天然授粉、人工授粉自交、自交套袋隔离、兄妹互交、剥蕾自交结角率均为3%左右,平均每角粒数1.3~1.8粒,表明雌性不育性稳定。用FS-M_1花粉授予正常油菜品种,杂交结实率正常,F_1植株自然授粉结实正常F_1植株自交结角率为97%,平均每角21粒,雌性不育花粉对F_1育性无异常影响。电镜扫描发现:FS-M_1柱头乳突细胞扁平干瘪,发育畸形,可能是形成FS-M_1雌性不育的主要原因。

  • 相关文献

[1]甘蓝型油菜雌性不育突变体FSM1的细胞学观察. 陈新军,戚存扣,张洁夫,浦惠明,高建芹,傅寿仲. 2005

[2]油菜雌性不育突变体FS-M_1花器官形态及其受精能力. 陈新军,戚存扣,张洁夫,浦惠明,高建芹,傅寿仲. 2007

[3]甘蓝型油菜雌性不育突变体FS-M1的形态特征. 戚存扣,高冠军. 2000

[4]甘蓝型油菜雌性不育突变体FS-M_1乳突细胞的细胞学观察. 李春宏,付三雄,陈新军,戚存扣. 2012

[5]甘蓝型油菜芽黄突变体特异种质的发现及遗传分析. 潘跃平,金永庆,戴忠良,毛忠良,吴国平,秦文斌. 2009

[6]小麦染色体2DS雌性育性位点遗传多态性分析. 侯北伟,窦秉德,杨晋彬,顾正中,朱晓滨,徐海风,王芳. 2008

[7]水稻57H谷蛋白突变体Glup-t基因的遗传分析与定位. 陈涛,张亚东,朱镇. 2010

[8]一个水稻叶片白化转绿叶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和精细定位. 郭士伟,王永飞,马三梅. 2010

[9]生防菌Bs-916离子注入突变高效菌株筛选及对水稻纹枯病的防病效果. 陈志谊,李德全. 2005

[10]生防菌Bs-916离子注入突变高效菌株筛选及抑菌防病效果. 陈志谊,李德全. 2005

[11]植物突变体创造及研究现状. 温明星,陈爱大,曲朝喜. 2012

[12]粳型巨胚突变体的发现及其遗传研究. 周义文,龚红兵,李闯,盛生兰,刁立平,胡春明,林添资,景德道,钱华飞. 2010

[13]洋葱黄色条纹突变体的特征特性. 杨海峰,惠林冲,潘美红,陈微,何林玉,王江英,缪美华,陈振泰. 2019

[14]水稻强优势恢复系9311粒重的诱变改良. 陈忠明,王秀娥. 2005

[15]粳稻淡黄绿叶标记不育系选育初报. 陈益海,王建平,朱勇良,谢裕林,乔中英. 2005

[16]离子束在油菜育种中的诱导效应初报. 董遵,刘敬阳,马红梅,许才康,张建栋,孙华. 2003

[17]水稻93-11 EMS诱导突变体的分离与鉴定. 陈忠明,王秀娥,赵彦,张清平,王海燕. 2004

[18]一个水稻显性矮秆突变体的遗传特性与降株高能力. 刘凯,王爱民,严国红,唐红生,孙明法. 2016

[19]植物分枝发育的相关基因研究. 温明星,陈爱大,卞能飞,杨红福,曲朝喜,王秀娥. 2011

[20]水稻长穗颈恢复系9311 eR的诱变选育. 陈忠明,王秀娥,胡兴雨,黄跃.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